【2017年整理】第30期全国普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PAGE 2 -
第30期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
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情况汇报
河南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曹景富
一、基本情况
第三十期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是由教育部社科司主办,地点:北京市大兴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学习的有来自人国123所高等学校223名教师。
会议从2010年2月19日到24日结束,在这
二、学习方面的简要汇报
1.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牛犁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1)全球经济完成艰难筑底企稳
——涨得凶,跌得重,恢复难
——2012年四个季度全球经济分别3.5%、2.5%、2.9%和3%
——全世界GDP1.3万亿,65%是中国的贡献。
(2)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态势
——美国经济 稳定增长。未来美仍受高失业率、债务问题影响,特别是“财政悬崖“问题突出;二战后的婴儿潮一代,退休后养老问题。
——欧元区经济 将陷入轻度衰退。失业率11.8%;GOP:-0.4%~-0.2%;欧债危机仍在继续。
——日本经济 呈恢复性增长。人口老龄化;国内政局;周边国家关系恶化;震后危机。
——新兴经济体经济 增速呈放缓态势,但仍大大快于发达经济体。欧美增长乏力,外环境恶化;劳动力成本增加,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等结构性矛盾突出。
(3)2013年全球经济的利弊因素
——有利因素在增多。一是美国经济仍将保持温和增长。二是欧洲央行推出“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有望缓解欧债危机对欧洲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冲击。三是俄罗斯入世、远东开发、印度开放零售、航空、广电等。四是全球各国一直采取宽松政策支持经济复苏。
——不利因素仍较多。一是欧债危机难有根本性的好转。二是美国财政悬崖问题突出。三是宽松货币、大旱及地缘风险推动通胀压力上升。四是新兴经济体减速,甚至部分国家硬着陆风险增大。
——全球经济的前景判断:半死不活。深度转型期。
(二)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1)9月份以来我国经济逐步企稳回升。
——“稳增长”政策措施。
——2012年经济运行情况:全年GDP增长7.8%。
(2)2012年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
——外需(外贸)
——基建(铁路)
——房地产
(3)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减速的情况
① 当前经济减速:
——既有外需因素也有内需因素;
——结构性: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后金融危机时代):周期性--经济调整下行周期;结构性--病根是产能过剩,转型。
——既有规律性也有主动调控因素(工业化、城镇化);内外部失衡面临强制调整。 金融危机导致欧美过度消费和中国过度投资的局面难以为继、被迫做出调整。
各种生产要素变化使得我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在放缓。
② 从人、钱、技术的因素看。
——人的因素:适龄劳动力人口下降
——钱的因素:能干的人越来越少,等着吃饭的人越来越多
——技术因素:产能过剩,技术进步缓慢
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表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期转向了中速增长期。政府、企业和老百姓都要认识到这一阶段性变化特征,全国经济两位数增长不再是常态。当然,我国地区间差异十分巨大,广大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程度较低,发展空间相对较大一些。
国际经济失衡面临强制调整,我国出口比较优势逐步削弱。外部:“再工业化”;贸易保护。内部: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房价飙长,制造业成本大幅增加,价格竞争力明显下降;出口下降;能源原材料价格高,环境保护成本大幅增加。另外入世“红利”已经丧失。
(4)2013年中国经济走势展望
——有利因素:十八大后发展热情;投资建设周期;财政、货币政策空间仍然较大;“新非公36条”细则实施;居民收入平稳较快增长以及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即将出台有利于消费保持稳定增长。
——不利因素:企业经营面临困难,投资信心和能力有待恢复;去产能化任务仍然艰巨,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强烈;房地产调控两难;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缓慢,缺乏新增长点。
(5)十八大后经济发展趋势
“稳中求进”的政策趋势。2013年全年经济应该是“先升后降”的趋势。
原因:政策因素;工业产成品库存方面;基数方面;外需方面。
(6)物价进入上涨周期
推动因素:货币政策宽松;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持续存在;全球性通胀;水电油气;劳动力短缺
抑制因素:政策;供求关系
(三)十八大后经济政策走向
(1)2013年政策基调:稳中求进。
(2)经济工作六大任务。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毫不动摇,尊重经济规律。
——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李克强博士论文:城镇化。小城镇:积极性高。人口达到50万,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