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省19所名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考试地理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理答案
第I卷
答案:1.C 2.B
解析:1.正午立杆无影,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阳光直射,2月5日距春分日相差1个月16天,另一次直射应在秋分后(9月23日)1个月16天左右,只有C符合。2.根据轮廓判断,该区域位于澳大利亚西部,①因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月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左偏影响盛行西北风,河流进入汛期;7月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盛行东南风,河流进入枯水期;②位于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1月少雨,7月多雨,7月河流进入汛期;所以A错,B对。①为热带草原气候,植被为草原,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错;②地沿岸有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①地没有,D错。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移动;气候类型分布及特征;植被类型
答案:3.C 4.B
解析:3.春分日,太阳从正东日出;早晨7:50,太阳方位大约为东南方向,如果影子在正前方,只能是从丙门进入。
4.如图所示
考点:太阳方位及影子。
答案:5.C 6.B 7.A
解析:5.因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即该河流向北流;该河流的沉积物主要分布在西岸故该地的地转偏向力是向右的应位于北半球;图中的湖泊是河流的发源地因此它一定是淡水湖。选项C正确。
6.岩浆岩Ⅰ穿越所有岩层形成火山故它最晚形成;该处的沉积岩覆盖在岩浆岩Ⅱ之上即岩浆岩Ⅱ最先形成;沉积岩Ⅰ位于沉积岩Ⅱ之上沉积岩Ⅱ的形成早于沉积岩Ⅰ。选项B正确。
7.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图中的河流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时该河流水量最大,此时亚欧大陆受冷高压控制。选项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和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答案:8.A 9.B 10.D
解析:8.图中①处等值线的弯曲,表明日平均气温≥10℃日数比同纬度多,是因地势低,温度高;②处等值线的弯曲,表明日平均气温≥10℃日数比同纬度少,是因地势高,温度低。故选A。
9.甲乙两地纬度位置相近,海拔高度相差不大,但是甲地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加剧严寒,而乙地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从海洋上带来温暖气流,所以使本区冬季气温较高。故选B。
10.③地夏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气温较低,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气温较高,而①地夏季晴朗天气较多,气温高,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气温较低,所以③地气温年较差小于①地;③地冬季气温在0°C以上,所以没有结冰期;①地夏季降水多,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降水少,而③地全年受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所以①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于③地;但两地均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选D。
考点:等值线;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答案:11.C 12.D解析:11.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常绿阔叶林与灌木林、针叶林带之间应分布有落叶阔叶林带,故判断缺失的是落叶阔叶林。12.图中缺失的植被处变为次生草丛、灌木,故判断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破坏植被。
考点: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影响因素。
答案:13.C
解析:读图,四地中0-14岁人口占比重最低的是丙地,65岁以上人口占比重最高,说明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人口老龄化最严重。两图相比,丙地0-14岁人口占比重继续降低,所以最可能先实施“单独两胎”政策,C对。甲、乙、丁的0-14岁人口占比重较高,老龄人口占比重较低,可能晚实施,A、B、D错。
考点:人口问题及读图分析能力。
答案:14.D 15.C
解析:14.由图可知该地区最初没有石油开采区,然后石油开采区数量增多,城市的规模扩大,可见该城市当地石油资源丰富,石油资源的开采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故选项D正确。
15.仔细读图,注意图中公路交通干线主要沿石油开采区布局,居民点主要沿石油开采区、交通线分布;主城区主要沿运输量更大的铁路交通,其次是公路干线发展,所以该城市结构形态发展的基础因素是资源分布和交通运输,故选项C正确。
考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答案:16.C
解析:从图中可以读出,钢材生产属于建材行业,受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直接带动。
考点:交通建设的发展和影响。
答案:17.B
解析:本题对于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较高,注意图中两条曲线的起伏变化与相应数据差异。该城市长江东南区的住宅土地均价起伏很小,基本没有变化,故排除①;比较该城市的商品房均价可知长江西北区高于长江东南区;商品房均价最高的区域有可能靠近中心商业区;由图可以推断大部分地区商品房均价低于住宅土地均价的三倍,可以排除③;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
答案:18.C 19.A
解析:18.图中显示,1999到2003年,耕地减少的重心是向西北地区转移,是因西北地区耕地面积减少,原因是西部大开发,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占用大量耕地,故选C。
读图可知2003年到2007年,粮食产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