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演变.ppt

发布:2025-03-17约2.96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学语文教学论博达学院中文系刘霞对外汉语教学法01第二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02第一节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第二节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第三节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03中学语文教学论04第二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05中学语文教学论06对外汉语教学法1第一节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原始社会教育:原始的宗教祭祀原始艺术(歌唱、绘饰、雕刻等)原始记事(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图画记事)伦理道德观念古代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2中学语文教学论3中学语文教学论4第二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第二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论中学语文教学论第二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论中学语文教学论中学语文教学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论第二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三》、《百》、《千》、《千》简介《三字经》作者: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百家姓》是一本关于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是宋朝初年钱塘一个老儒编的。《千字文》作者:周兴嗣(502-549),字思纂,南朝“齐”属的“陈郡项人”。《千家诗》作者:“后村先生”即南宋刘克庄,字潜夫,自称后村居士。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04《三字经》选介05对外汉语教学法01第二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03中学语文教学论02中学语文教学论中学语文教学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论第二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三》、《百》、《千》、《千》简介《三字经》作者: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百家姓》是一本关于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是宋朝初年钱塘一个老儒编的。《千字文》作者:周兴嗣(502-549),字思纂,南朝“齐”属的“陈郡项人”。《千家诗》作者:“后村先生”即南宋刘克庄,字潜夫,自称后村居士。对外汉语教学法1中学语文教学论2第二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3《百家姓》节选4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酆鲍史唐费廉岑薛雷贺倪汤滕殷罗毕郝邬安常乐于时傅皮卞齐康伍余元卜顾孟平黄和穆萧尹姚邵湛汪祁毛禹狄米贝明臧计伏成戴谈宋茅庞熊纪舒屈项祝董梁5中学语文教学论中学语文教学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论第二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三》、《百》、《千》、《千》简介《三字经》作者: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百家姓》是一本关于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是宋朝初年钱塘一个老儒编的。《千字文》作者:周兴嗣(502-549),字思纂,南朝“齐”属的“陈郡项人”。《千家诗》作者:“后村先生”即南宋刘克庄,字潜夫,自称后村居士。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中学语文教学论010203中学语文教学论中学语文教学论五绝

春眠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送郭司仓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千家诗》卷一(节选)中学语文教学论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中学语文教学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论第二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中学语文教学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论第二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法1中学语文教学论2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经验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方面的经验主要有:3熟读精思博览。4评点法。第二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5中学语文教学论中学语文教学论对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