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建筑.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风景建筑的特点1、“动”“静”结合的特点2、“虚”“实”相兼的特点3、“意”“境”交融的特点4、“型”“势”匹配的特点 总结:就山而言,殿堂楼阁宜建在山体体量庞大的“顶、峦、腰、麓”之上,而轻亭高塔则应建在“峰、颠、悬、峭”之处。就水而言,楼阁多建在有所依托的岸边和岛屿上,以控制水面景区;而水中孤岛和湖角,则建亭榭石舫,远观山水湖色,近看碧波倒影以形成宽广水面与点缀景物的统一。第一节 建筑与建筑构造和建筑结构的关系风景建筑包括建筑结构它是建筑物的骨骼,只要是建筑物都是由屋顶、楼板、梁、墙身、柱、基础等结构构件组成。建筑构造:一些细部处理及大样做法及材料均为建筑构造。第二节 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和作用这里再次强调:1)横向 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2)纵向 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3)开间 两条横向定位轴线之间距离4)进深 两条纵向定位轴线之间距离。 仿古建筑中,凡四柱所围之面积称为“间”或“开间”。间之横向称为“阔”或“面阔”;间之纵向称为“深”或“进深”。若干面阔之和称为“通面阔”,若干进深之和称为“通进深”。 5)层高 指层间高度。即地面~楼面、楼面~楼面6)净高 指房间净空高度。即地面至顶板下皮高度7)总高度 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8)建筑面积 单位为m2 。指建筑物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它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结构面积组成。建筑模数 :以一个固定尺寸的倍数组成一组数列,这个固定尺寸称为模数,这个数列称为模数列。第三节 建筑物的分类与结构形式一、分类1、建筑物按用途(使用性质)又称功能要求分为:1)民用建筑:指的是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居住等建筑。可分为居住建筑(住宅、宿舍、招待所、宾馆等)和公共建筑(办公、文体、医疗、交通等)。2)工业建筑:指各类生产用房和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用房。可分为单层工业厂房(用于重工业)、多层工业厂房(用于轻工业)和层次混合的工业厂房(用于化工)。3)农业建筑:指各类供农业生产使用的房屋,如种子库、温室、农机站等。 风景园林建筑大多应属于民用建筑中的公共建筑和农业建筑。主要包括游息建筑、服务建筑、水体建筑、文体建筑、动植物园及园林小品。2、按结构类型分:结构类型是以承重构件的选用材料与制作方式、传力方法的不同而划分,一般分为一下几类:1)砖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由砖、木材料组成。2)砖混结构墙由砖砌筑,柱为砖柱或钢筋混凝土柱,板为钢筋混凝土楼板。3)框架结构梁柱板钢筋混凝土,墙为不承重的填充墙。4 )轻钢结构柱用钢筋混凝土,屋架用轻钢以下园林建筑中少有:5)钢筋混凝土墙板结构6)特种结构又称为空间结构,如悬索、网架、壳体结构等。3、按建筑层数和总高度分:建筑层数是房屋实际层数的控制指标,但多与建筑总高度共同考虑。1)住宅建筑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以上为高层。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为高层;不超过24m为多层。3)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为超高层。4)联合国经济事务部于1974年针对当时世界高层建筑发展情况,把高层建筑划分为四种类型:①低高层建筑:层数为9~16层,建筑总高度为50m以下;②中高层建筑:层数为17~25层,建筑总高度为50m~75m;③高高层建筑:层数为26~40层,建筑总高度为100m;④超高层建筑:层数为40层以上,建筑总高度为100m以上。第二章 地基与基础 一、地基: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重的地层,叫地基。地基承受建筑物的荷载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达到一定深度以后就可以忽略不计。二、基础:为了使地基能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把墙、柱与地基接触部分尺寸加大后再与地基接触,这个接触部分叫基础。三、地基基础的设计条件1、满足地基土的强度条件 用环刀去切土,检查密实度。要求地基有足够的承载力,应优先考虑采用天然地基。2、满足地基土的变形条件 要求地基有均匀的压缩量,以保证有均匀的下沉。若地基下沉不均匀,建筑物上部会产生开裂现象。3、满足地基土的稳性要求 要求地基有防止产生滑坡、倾斜方面的能力。必要时(特别是较大高度差时)应加设挡土墙,以防止滑坡变形的出现。第一节 土的物理性质土的工程分类1、岩石2、碎石土3、砂土4、粘土5、人工填土地基的容许承载力(P140~142)1、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概念:地基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叫地基承载力,也叫地耐力。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1)现场荷载试验2)取土作勘探试验,分析结果3)理论公式计算2、利用规范确定容许承载力第三节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一、概述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1、对防止地基土体剪切破坏和丧失稳定性方面,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度;2、应控制地基变形量,使之不超过建筑物低级变形允许值,以免引起基础不利截面和上部结构损坏、或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外观;3、基础的型式、构造和尺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