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的若干法律问题00648.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期货交易的若干法律问题发布于?1994-10-01?总期号:?48?作者:钱晓滨--------------------------------------------------------------------------------??????现代意义上的商品期货交易已有一百四十余年的历史,由于其具有发现竞争性价格、抵销商品价格的风险、促进资金流动和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等经济功能,发展至今已成为市场经济中一种高级贸易形式和当代国际贸易的主流。??????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期货交易在我国兴起发展。据统计,目前境内各类期货交易所已达40多个,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机构逾500家。期货交易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期货交易纷争,诉讼至人民法院各类期货纠纷案件,无论是数量还是标的额,都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鉴于对这类案件审理缺乏经验,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期货交易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一、?对期货交易的基本认识??????简言之,商品期货交易(commodity?futures?trad-ing)就是对远期欲出售或买进的商品,经由交易所公开议价方式,确立契约的商品交易行为。??????期货交易的实际操作程序是:交易者委托经纪商办理开户手续,交纳保证金、从而成为其客户;客户经由期货经纪商下单;期货经纪商把单子转给场内经纪人在交易场内喊价买卖;场内经纪人向期货经济回报成交,期货经纪商再回报给客户;场内经纪人把交易记录送缴结算会员;结算会员把成交单之记录送到结算所;结算所核对条件相符的买卖交易并保证交易合约之履行。结算所并收取或支付每日差价清算变动金;结算会员和期货经纪商清算差价,经纪商再以同样方式和客户清算。??????期货合约作为一种特殊的贸易方式和民事法律关系,与传统契约(合同)法律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其特征在于:??????(一)?交易公开化、合约标准化、程序规范化??????1、?交易公开化。期货交易是在特定的商品交易所内公开进行的,交易所并不制订市场价格,也不拥有或买卖合约,它只是提供一个买卖期货合约的场所,让众多的买方和卖方聚在一起,由他们的代表——场内经纪人通过公开竞价方式形成价格,达成交易。可见交易所是一个价格公开、自由竞争的市场,对于每个代表买方或卖方的场内经纪人来讲,都是公开平等地竞争。而且在交易所内不存在所谓内幕消息,大家所接受的各种咨询服务也是同样的,即使期货专家在价格判断上也没有明显的优势。而远期现货交易是场外交易,价格信息也不易获得,成交难、履约率低。??????2、?合约标准化??????商品交易所为期货交易制定了标准化的合约,对于交易商品的品种、规格、质量、数量、交货地点、履约时间(最后交易)及程序等条款都统一明确的规定。在所有因素中,唯有价格是变量。这样不仅使交易简化、结算便利、易于转手,提高了合约的互换性和流通性,而且也避免了交易双方就合同条款发生异议而产生的纠纷。??????3、?程序规范化。由于期货交易属场内交易,因此对于交易程序、交易规则都是固定的。期货交易所是一个规范化的市场,成交方式、结算与担保、合约的买卖或对冲,风险的处理、实物交割等都有严格而详尽的规定,未经登记和确认的合约无效。在期货交易所,一切都要服从于既定的法律、法规和交易规则,不允许有任何例外和外界干预。??????(二)?帐面交易、非实际履行、保证金制度??????1、?帐面交易。期货交易在客户付出保证金之后,不论是买进或卖出何种期货商品,所有权并不因成交而转移,只能表明客户承认了在未来期货合约到期时的转移,只能表明客户承认了在未来期货合约到期时的实际买进或卖出行为。双方交易标的实际是,依商品交易所交易规定所同意的价格,到期提运或交运某一特定商品质、数量商品的法定承诺。所以才会有“期货不是货”的说法。正是如此,期货交易通常都是帐面上的行为,交易双方根本看不到期货商品什么样、在何处、因为这并不必要。??????2、?非实际履行。与现货市场及早期商品交易所有本质的不同,如今商品交易所更主要是金融市场。大多数期货交易者从事交易,并不是为了获得合约规定商品的所有权,而是在合约到期前对冲(offset)掉,并不等到期时实际交割。期货交易的目的在于冲销价格波动风险,而并非真正购进或卖出某种现货商品。并且,有些期货商品是无法交付的,如股票指数期货。即期、远期现货交易中大部分要实际发生商品交割,而在所有期货交易中,实物交割的只占3%以下。众多的投机者不需要进提货而只嫌取差价,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期货交易可以说是“买空卖空”。期货交易者可以在无任何货源的情况下先卖而后买。也就是说期货合约可游离于商品实物自由买卖。??????3、?保证金制度。远期现货合同通常不需要缴纳保证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