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项 目 名 称:
建 设 单 位:
编制日期:201年月
一、建设项目概况
本项目本项目拟于20年开工,201通车,
7、投资:本项目总投资32440.6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为万元(含新增水保投资),占工程总投资%。项目工程特性见表1-1。
表1-1 工程特性表
项 目
组 成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期 营运期 主
体
工
程 路线工程 全线长km,本项目全线占地为hm2,其中永久占地hm2,临时占地hm2。 交通噪声、汽车尾气 路基路面全线挖方总量为m3,填方总量为万m,弃方万m万m3万m3水土流失、施工扬尘、噪声 影响较小 km。 水土流失 桥涵工程 水土流失、对河床和水保设施的破坏和施工扬尘、噪声 影响较小 路线交叉工程 本项目与公路平面交叉处 暂时的交通阻碍及运行安全 运行安全 交工程 交通标志、交通标线、 / / 临时工程 水土流失、施工扬尘生活污水、噪声 / 施工生产区 施工便道 本项目施工便道长约3.86km,占地5.93 hm2
8、项目建设的产业政策符合性及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本项目属第一类(鼓励类)项目中第二十四条第2项“国省干线改造升级”内容,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导向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尽量减少毁坏水利设施,少占农田,避绕村镇,避免大规模的拆迁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
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本项目所在地为绵阳市经开区,其环境现状为:
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该区域环境噪声实测结果,本项目夜间噪声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沿线的NO2和TSP的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表明公路沿线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类水域标准限值。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相关规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评价。评价范围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T2.3-93)相关规定,确定本次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本项目对水环境的评价为中心线两侧各200m的范围;当有桥梁跨河流时,水环境评价范围为河流与本公路的交汇处上游500m至其下游1000m。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中规定,本项目声学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中规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级。评价范围为路中心线两侧各00m范围。对拟定的临时施工场地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其评价范围为场地界外200m的区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污染物排放及处理措施
绵阳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为项目,建设项目的实施可分为施工期和营运期。
施工期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扬尘、机动车尾气、噪声、生活污水、搅拌废水、弃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包装垃圾。
施工:
施工废水:本项目的施工场地主要为堆放各种材料的地方,因此其主要的废水表现为雨水冲刷地面时产生的高浊度含泥污水和雨水冲刷堆放的施工材料(如油料、化学物质等)时产生的污水。本项目施工场地经过了必要的硬化处理,再加上对含有有害物质的建材如水泥等远离水体堆放,并设雨篷遮挡,在必要的地方也设置防护围栏沿线含油废水的排放较为分散,其影响程度和范围有限,但石油类在自然条件下降解较慢,且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体生物有较大影响,应当尽量给予控制;因此,机械隔油池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混凝土拌合工艺产生的废水施工期砌坑沉淀后全部回用,不外排。施工期噪声:
施工期废气:公路施工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是扬尘,即TSP污染。根据类似公路施工期间对灰土拌和场站TSP监测结果,施工过程中,采用路拌工艺施工时,路边50m处TSP<1.00mg/m3。储料场灰土施工工场附近相距50m下风向TSP浓度为8.90mg/m3;相距100m处浓度为1.65mg/m3;相距150m处已基本无影响。公路施工在混合土工序阶段,灰土运输车辆来往来引起的扬尘是最严重的扬尘污染,在距路边下风向50m处TSP浓度>10mg/m3;距路边150m处TSP浓度>4mg/m3。
根据对拟建公路两侧居民点分布情况调查,公路沿线部分居民点分布在公路两侧0m范围内,因此公路施工期间若灰土拌和场位置布置不合理将给沿线部分居民造成不同程度的粉尘污染影响,尤其对上述居民分布较为密集区的影响将更为突出。另外施工期道路施工扬尘也会对沿线居民造成影响。(1)项目施工设置的场应远离居民区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