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立的意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31746 一、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的意义 PAGEREF _Toc31746 1
HYPERLINK \l _Toc11958 二、国家政策导向 PAGEREF _Toc11958 1
HYPERLINK \l _Toc11437 三、呼和浩特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情况 PAGEREF _Toc11437 2
HYPERLINK \l _Toc21184 四、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发向方向和前景 PAGEREF _Toc21184 3
HYPERLINK \l _Toc6673 4.1、坚持“丰富、多样、选择”的导向,加强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建设 PAGEREF _Toc6673 3
HYPERLINK \l _Toc2866 4.2、以“合作、共享、多赢”的导向构建基地、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PAGEREF _Toc2866 4
HYPERLINK \l _Toc18307 4.3、坚持“研究、实验、创造”的导向,引领全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PAGEREF _Toc18307 4
HYPERLINK \l _Toc29863 4.4、坚持“创新、发展、卓越”的导向,不断实现综合实践基地跨越式发展 PAGEREF _Toc29863 5
HYPERLINK \l _Toc21347 五、发展靠人才,人才靠教育 PAGEREF _Toc21347 5
一、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的意义
以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是指能满足青少年学生社会化发展需要,并为其提供综合实践教育服务的综合性校外教育机构。综合实践基地是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中非常重要且特殊的一类,它是在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建设和发展起来的。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际需要,承担一定的课程任务;它既与校内教育密不可分,又在学习内容、教育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与课堂教学有区别;能够有效的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陷和不足,广泛拓展学校教育空间,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有益补充。
二、国家政策导向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出“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要求“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开展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学生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校外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要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内容,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切实予以保证。”“大中城市要统筹规划,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三、呼和浩特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情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及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作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不可少的载体,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和浩特市相继建设了一些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但主要以科技馆、小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为主,并没有专门的实践基地。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生人数达到了30多万,其中20多万学生都有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需求,现有实践基地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新建或扩建综合性社会实践基地。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越来越重视,所以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需求。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现在的中小学生对科技产品了解的比较多,但对传统农业等缺乏了解和认识,需要提供相关方面的实践和教学基地。
四、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发向方向和前景
4.1、坚持“丰富、多样、选择”的导向,加强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建设
课程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石,是提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质量的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