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白车身分布式检测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技术..ppt

发布:2016-12-11约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白车身分布式检测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车身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 储国平 博士 guopingchu@sjtu.edu.cn 主要内容 关于我们 白车身在线分布式检测系统 车身尺寸质量自动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 结论与展望 上海交大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 主要教授 主要教授(客座) 科研团队 科研总体定位 主要研究方向 产学研合作实验室 研究成果深化与推广 主要内容 关于我们 白车身分布式检测系统 车身尺寸质量自动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 结论与展望 白车身薄板装配偏差控制特点 车身是整车集成的基础,由数 百个柔性薄板件经过百个焊装工 位制造而成,其装配偏差控制的难 点体现在: 零件柔性特征、容易变形?? 零件种类数量多、误差源多?? 产品结构复杂、设计评估难?? 装配工艺复杂、检测控制难 国内车身质量控制技术研发现状 多年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与竞争,已基本掌握造型、CAD和CAE等技术,设计速度上基本与国外同步。 2mm工程、6Sigma方法和质量体系认证等极大推动了国内汽车企业质量意识,但多局限在制造阶段。 车身尺寸工程刚起步,多沿袭合资方技术框架,依赖工程经验,未建立起自主、合理的车身尺寸工程设计规范、控制体系、标准和数据库。 引进了大量检测、装配等装备,但数据处理、诊断和管理等软技术滞后,未充分发挥设备综合效力。 在线检测技术发展历程 1970~1980’s,光学在线检测系统产业化 1990’s,汽车工业—美国2mm工程 1990~2000,推广应用:VW, GM, FORD, TOYOTA, BMW, PEUGEOT, etc. 2000~,新发展(与机器人技术结合) Perceptron, LMI, KUKA, 天大 离线采样测量与在线测量比较 在线检测逐渐成为汽车业通用测量手段 AUDIA6/A8焊装车间分布式检测系统 整车制造过程中的分布式检测系统 分布式检测系统 分布式检测系统是将布置在各制造单元、独立完成特定功能的测量设备和计算机连接起来,以达到资源共享、集中管理、过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等目的的工业计算机测量网络系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检测系统成为国内外研究与开发的热点。如:欧盟研究与技术发展计划(RTD)资助的“标准,测量和测试计划(SMT)”、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下一代检测系统(NGIS)”等都致力于研究先进测量和数据融合等技术及其信息集成,快速全面的获得制造系统信息,显著改善面向整个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能力,以实现质量和成本的更高目标。 主要内容 关于我们 白车身在线分布式检测系统 车身尺寸质量自动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 结论与展望 车身尺寸检测系统及数据处理流程 检测系统 车身尺寸检测系统及数据处理流程 车身质量数据流集成与控制技术 车身尺寸检测系统及数据处理流程 统计质量控制理论简介 车身偏差检测数据分布——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参数 控制图的概念 车身尺寸数据波动实时监控方法 车身尺寸检测系统及数据处理流程 车身尺寸偏差源诊断——主成分分析法(PCA) 主成分分析法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偏差源诊断技术 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是一种基于网络结构的有向图解描述,是人工智能、概率理论、图论、决策分析相结合的产物。 三要素:具有有限数值的变量(节点);有向无环图;条件概率表。 特点: 可以对随机制造过程建模 能识别不同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能处理不完备数据 能处理不同类的数据 充分利用先验知识 贝叶斯网络示例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偏差源诊断技术 前围防撞杆在线检测数据报警情况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偏差源诊断技术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前围分总成偏差源诊断模型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尺寸偏差源诊断 证据变量:X12(1003测点)发生均值偏移,则通过计算: P(X9=f︱X12=f)=82.4% P(X7=f︱X12=f)=57.5% … 按照各偏差源的后验概率大小进行因素排查,可快速定位故障原因,减少质量损失。 主要内容 关于我们 白车身在线分布式检测系统 车身尺寸质量自动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 结论与展望 基于贝叶斯网络方法的车身尺寸数据处理系统 极差控制图 均方差控制图 均值控制图 突变 波动变化 均值偏移 累积和控制图 检测系统 集成数据采集 问题识别 过程监控 问题分析 偏差源诊断 持续改进 测量设备布置 传感器布置 采样策略优化 零件检测数据 CMM-小样本数据 在线测量: 100% 时序数据 Audit打分:主观数据 … 6σ,top 30% 工序能力评价 各尺寸部门反馈等 SPC控制图 质量七钻 5M-1E 模式匹配 PCA,DCA等 贝叶斯网络 问题识别 过程监控 p3 p4 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