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传染病流行的社会因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影响传染病流行的社会因素 * * 社会因素 人口 文明 环境 生物属性 社会属性 生物属性经济基础 精神文明 上层建筑 自然 社会 免疫 遗传 阶层 婚姻 家庭 生育 交际 情感 生产水平 国民收入 国民营养 政治制度 文化教育 法律立法 卫生服务 伦理道德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生活方式 生物生态 物理化学 地理气候 公共关系 家庭关系 人际关系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是刚果(金)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生灵涂炭,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事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苏丹,一时尸横遍野。经过两次“暴行”后,“埃博拉”病毒随之神秘地销声匿迹15年,变得无影无踪。 为什么疫情会在15年后再次爆发? 为什么爆发在非洲? 为什么爆发在非洲? 自然环境 风俗习惯 (举例) 经济水平 (举例) 医疗水平 受教育程度 (举例) 为什么疫情会在15年后再次爆发? 1.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使病原体和传播媒介耐药性日益增强。以结核病为例,目前全球约有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一亿。1981~1995年,美国对抗生素出现抗药性的病例从2%上升到25%。而蚊媒对杀虫剂的普遍抗药,严重影响了灭蚊,从而引起了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的流行。 2.城市化和人口爆炸使人类传染病有增无减。城市化造成大量贫民窟的形成,贫穷、营养不良、居住环境拥挤、卫生条件恶劣、缺乏安全的饮水和食物,是传染病滋生与发展的温床。 3.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促进了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如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动荡局势使这一地区上世纪九十年代白喉严重流行。 4.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航运速度的不断增快也有助于传染病的全球性蔓延。 5.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砍伐改变了媒介昆虫和动物宿主的栖息习性,所有种种均可能导致传染病的蔓延和传播。 1.联合国方面表示,此前各方承诺将提供10亿美元的援助抗击埃博拉病毒,但截至目前为止,只有3.77亿美元,也就是不到40%的援助额。 2.与疟疾、结核病等“穷人的疾病”一样,医药企业对埃博拉药物和疫苗研发兴趣不高,鲜有投入。 3.对于慢性疾病的关注多于传染性疾病 西非美味食品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来源。非洲人既然知道乱吃果蝠有可能传播埃博拉病毒,为什么还要吃呢?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