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设部关于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1 总则;;2 术语、符号;;;;;;;3.构配件;;;;;;;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表4.2.1-1 ;(3) 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应按表4.2.1-2采用。 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 表4.2.1-2;;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表4.2.2;;;;;;5 设计计算;; 5.1.4 当纵向或横向水平杆的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55mm时,立杆稳定性计算中可不考虑此偏心距的影响。 5.1.5 50m以下的常用敞开式单、双排脚手架,当采用本规范第6.1.1条规定的构造尺寸,且符合本规范表5.1.7注、第6章构造规定时,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但连墙件、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 5.1.6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应按表5.1.6采用。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2) 表5.1.6;5.1.7 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5.1.7采用。 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kN) 表5.1.7;5.1.8 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5.1.8中规定的容许值。 受弯构件的挠度 表5.1.8
;5.1.9 受压、受拉构件的长细比不应超过表5.1.9中规定的容许值。 受压、受拉构件的容许长细比 表5.1.9;5.2 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计算 5.2.1 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σ=M/W≤f (5.2.1) 式中 M——弯矩设计值,应按本规范第5.2.2条的规定计算; W——截面模量,应本规范附录B表B采用; f——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应按本规范表5.1.6采用。 5.2.2 纵向、横向水平杆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M=1.2MGk+1.4ΣMQk (5.2.2) 式中MGk——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M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5.2.3 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挠度应符合下式规定: v≤[v] (5.2.3) 式中 v——挠度; [v]——容许挠度,应按本规范表5.1.8采用。 5.2.4 计算纵向、横向水平杆的内力与挠度时,纵向水平杆宜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跨度取纵距la;横???水平杆宜按简支梁计算,计算跨度l0可按图5.2.4采用;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外伸长度a=500时,其计算外伸长度a1可取300mm。;(a)双排脚手架;(b)单排脚手架 1―横向水平杆;2―纵向水平杆;3―立杆
横向水平杆计算跨度,适用于施工荷载由纵向水平杆传至立杆的情况,当施工荷载由横向水平杆传至立杆时,作用在横向水平杆上的是纵向水平杆传下的集中荷载,应注意按实际情况计算。此图只说明横向水平杆计算跨度的确定方法。;图5.2.4 横向水平杆计算跨度 5.2.5 纵向或横向水平与立杆连接时,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 R≤Rc 式中 R——纵向、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应按本规范表5.1.7采用。
脚手板荷载和施工荷载是由横向水平杆(南方作法)或纵向水平杆(北方作法)通过扣件传给立杆。当所传递的荷载超过扣件的抗滑承载能力时,扣件将沿立杆下滑,为此必须计算扣件的抗滑承载力。立杆扣件所承受的最大荷载,应按其荷载传递方式经计算(或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确定。; 5.3 立杆计算; 5.3.2 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 N=1.2(NG1k+NG2k)+1.4ΣNQk (5.3.2-1) 组合风荷载时 N=1.2(NG1k+NG2k)+0.85×1.4ΣNQk (5.3.2-2) 式中NG1k——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ΣN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可按一纵距(跨)内离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5.3.3 立杆计算长度l0应按下式计算: l0=kμh (5.3.3) 式中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取1.155。 μ——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表5.3.3采用; h——立杆步距。;脚手架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μ 表5.3.3;5.3.4 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可按下式计算: Mw=0.85×1.4Mwk=0.85×1.4ωklah2/10 (5.3.4) 式中 Mwk——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ww——风荷载标准值,应按本规范(4.2.3)式计算; la——立杆纵距。 5.3.5 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