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1章.ppt

发布:2025-03-25约1.07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净投资Chapter1*宏观经济学,严格区分投资和净投资的意义不大。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都是当年投资支出,都构成社会需求。为使问题简单化,除非特别说明,都假定折旧为零,投资和净投资是同一个量。投资重置投资replacement=对磨损的补偿=折旧净投资=每年新增资本=投资–折旧(重置投资)=期末资本存量-期初资本存量支出法应计入总投资的是:A.个人购买小汽车B.个人购买游艇C.个人建造住房某年转手的旧房交易:房屋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GDP中,但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应计算在该年GDP。支出法计算GDP时不属于投资的是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G】政府购买Chapter1*Government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转移支付(支出):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体现的是再分配职能。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救济金、失业保障金等。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可以避免重复计算。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没有交换的产生。政府转移支付,无非是主要归入个人消费(和投资)。政府购买包括消费和投资两种性质。具体统计时,往往无法区分政府和个人。而笼统地分别记入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X-M】净出口netexports01表示本国的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的支出而实现。02是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和使用的净支出。03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04X=出口,M=进口05美国2000年GDP及其支出部分*我国GDP的构成(2006)Chapter1*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2008年美国GDP的组成***2.收入法incomeapproach回忆:马歇尔“四位一体”公式: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企业家才能-利润:W+i+R+E收入法:把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加总而计算出的GDP。又称供给法(收入代表供给)、要素支付法(factorpaymentapproach)。收入法GDP计算公式=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3块:(1)要素报酬收入(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3)厂商收入产品最终价值:除要素收入外,还有税前利润、折旧、间接税等收入(1)生产要素报酬收入(利润除外)工资: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利息: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利息,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租金: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专利、版权等收入。主要指自办业务的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商贩的收入,个体户收入。利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常混在一起,无法区分。(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3)厂商收入Chapter1*不是要素收入但通过价格转嫁给消费者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和未分配利润等。公司税前利润。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企业间接税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里面。资本折旧对非赢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企业转移支付两类税收*间接税: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直接税:不能转嫁,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税:主要针对货物,13/17%税率营业税:主要针对劳务,3-15%税率消费税:针对部分产品,有害、破坏和耗能的商品。关税等:针对进出口。*收入法计算的中国GDPChapter1*logo按当年价格单位:亿元3.生产法productionapproach生产法:依据各生产部门的产值来计算GDP。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采掘业,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等17个部门进行生产或部门法统计。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又称部门法(sectorapproach),反映GDP的来源。从生产角度,运用增值法统计GDP,即计算每个部门或企业对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值。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政府部门提供的劳务活动以投入的成本计入总产出。生产法计算的中国GDPChapter1*我国按国际通行的原则核算GDPChapter1*主要资料来源包括三部分: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和为避免中间层次干扰的超级汇总法。基本计算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现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