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发布:2015-10-16约5.7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瓢泉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次月考 (全卷共三大题,26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31分) 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叱咄 (duō) 缥碧 (piǎo) 两栖 (qī) B.譬如(bì)  泠泠 (léng) 轩邈 (miǎo) C.黝黑 (yǒu) 箪瓢 (dān)   辄尽 (zhé) D.发髻 (jì)   解剖 (pōu)   汲汲 (jí) 2、下列选项中,修辞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 )(2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下列句子成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桥的设计完全符合科学原理。(主语中心语是“设计”,宾语是“科学原理”) B、自愿献血是人道主义的最高表现。(“人道主义”是“最高表现”的定语) C、钟颖捐肝救母的事迹感动了全中国。(“钟颖”是主语中心语) D、胡锦涛主席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提出”是谓语中心语。) 4、理解文言句意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环绕四周都是萧条的景色,不能遮蔽大风和烈日。 C.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5、写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在横线上写出通假宇、本字及读音。(4分) (1)窥谷忘反: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食之不能尽其材: (4)其真无马邪: 6、依次填入下列一段话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屈原》一剧,叙述了屈原的一段生活经历,他爱国忧民,坚决反对王后郑袖等人的卖国阴谋,受到他的敌人的   ,不明真相的群众以为他真“疯”了,他的爱徒宋玉也   而去,只有他的学生婵娟对他   ,屈原愤然离家而走,   ,最后屈原一曲“雷电颂”,激昂悲愤地召唤风、雷、电,把世界的黑暗污秽消灭干净。 A.造谣污蔑 趋炎附势 笃信不移 行吟泽畔 B.猖狂攻击 吹牛拍马 笃信不移 行走泽畔 C.造谣污蔑 趋炎附势 依然崇拜 行吟泽畔 D.猖狂攻击 吹牛拍马 依然崇拜 行走泽畔 7、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__________________。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它仅仅是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8、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按节令的时序,四首诗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   )(2分) ①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②③① 9、填空。(10分) (1)巴山楚水凄凉地, 。 (2) , 。伤心秦汉经行处, 。 (3)《过零丁洋》的千古名句是 ? 。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 , 。 10、下面的小故事给人怎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