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导则.docx
PAGE1
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导则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的基本要求,从开发要求、选址要求、设计要求、设备选型、接网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提出全过程实施导则。
本文件适用于接入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新建分布式光伏电站。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19939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GB/T19964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33342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口技术规范
GB/T33592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控制规范
GB/T33593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
GB/T34932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远程监控技术规范
GB/T34936光伏发电站汇流箱技术要求
GB/T37408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要求
GB/T37409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检测技术要求
GB/T37655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验收规范
GB/T38946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集中运维技术规范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20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50292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50794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
GB/T50795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B/T50796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
GB50797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GB/T51368建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
NB/T32004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
NB/T32015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NB/T32037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范
术语和定义
GB/T19939、GB/T19964、GB50794、GB5079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开发要求
分布式光伏开发应符合城乡总体规划,以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消纳、就地平衡为原则,统筹规划,与区域内电网建设发展、用电负荷增长相协调,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和综合利用资源,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评估、并网申请、设计、安装、验收、运维除符合本导则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及行业相关管理规定、设备标准、建筑工程规范和安全规范等要求。
分布式光伏建设应符合城乡总体规划,并与周边建筑物、景观等相协调,安全美观、有序发展。
鼓励分布式光伏建设结合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围绕绿色建筑、生态小区、低碳/零碳园区等重点领域,并充分利用城市配套设施,开展“光伏+”多元化场景应用;鼓励分布式光伏建设采用绿色、低碳建材产品认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选址要求
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单位应对既有建筑物的已使用年限、屋顶类型、结构设计、结构材料和结构耐久性、安装部位的构造及强度等进行检查和鉴定。
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单位应对建筑屋顶进行荷载分析和复核,考虑防风、防台、抗震和安全承载等因素,并据此评估房屋结构及承重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不应在以下建筑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
所依托的建筑物剩余使用寿命小于25年的建筑;
违章、临时及废旧建筑;
屋面(包括瓦片、承重结构、屋面平台)已经年久失修,存在结构等安全风险的建筑;
政府下发拆迁计划的区域;
生产及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类、乙类的建筑;
其他经评估不宜安装的场景。
分布式光伏应对其依托的建筑屋顶进行荷载分析和验算,应充分考虑防台风、防冰雪和安全承载等因素,满足屋顶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既有建筑物上增设光伏发电系统,必须进行建筑物结构和电气的安全复核,并应满足建筑结构及电气的安全性要求,并不得降低相邻建筑物的日照标准。
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单位应对建筑屋顶可利用面积、用电量、用电负荷和变压器容量进行分析测算,充分考虑光伏发电能力与建筑用电需求的匹配值,以评估用户单位对光伏电力的消纳能力。
分布式光伏接入不应超出电网承载能力要求,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设计要求
基本要求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设计应符合GB/T51368《建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的有关要求,项目设计运行年限应不低于25年。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加装高度应符合当地法律法规、标准等相关要求,避免出现屋顶体量过大,与建筑风貌不协调的现象。
在建筑物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不应影响建筑的采光、通风以及原有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不应引起建筑物能耗的增加。
分布式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