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及保健.ppt
水痘*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喷嚏、咳嗽飞沬传播,也可由于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衣服、用具等而得病。*人群普遍具有易感性,但以4岁以内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病后获得持久免疫,可发生带状疱疹。第25页,共6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水痘流行特征流行特征:冬春季多见。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依红斑、丘疹、水泡、脓泡之变化顺序发疹,多集中分布于躯干,随后续向头及肩部蔓延,最后是四肢,最后均将结痂,此时就没有传染性。第26页,共6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水痘的治疗水痘的治疗:无须特殊治疗,要给病儿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受凉感冒,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讲究卫生。要经常通风,剪短指甲。第27页,共6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足口病第28页,共6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前言第29页,共6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CoxAsckievirus)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最常见。前言第30页,共6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流行病学第31页,共6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传染源第32页,共6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传播途径第33页,共6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5%。据国外观察报告,在人群中,每隔2~3年流行一次,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世,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为新的流行提供先决条件。我国天津市1983年流行后,散发病例不断,1986年再次发生流行,而且两次均为CoxAl6引起。易感人群第34页,共6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流行方式第35页,共6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表现第36页,共6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从最常见的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至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均可发生。潜伏期一般3~7d,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发病前1~2d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临床表现第37页,共6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表现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部曲);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第38页,共6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d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