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共24张PPT).pptx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学习目标】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本课线索
概念解析含义:城市化(城镇化)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农村向城市不断转移以及城市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世界城市化兴起(1730—1851年);(2)欧洲和北美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城市化(1851—1950年);(3)世界广大国家向城市化迈进(1950—1990年)。表现①数量增多②规模扩大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④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取代农村生活方式
传统乡村社会现代城市社会近代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地理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社会学认为,城市化是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第部分壹城市化的演进
工业革命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与消费市场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城市化的演进1、背景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发展为城市化提供物质、技术保障;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改良蒸汽机的使用,新兴工业城市兴起;火车、汽车等交通运输发展推动城市发展。
2、表现A.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问题思考: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因素有哪些及其特点?①圈地运动的推行②工业革命的开展③产业结构的变动④生活观念的改变⑤城市生活的吸引①阶段特征明显;②起步早,发展快;③城市化水平高。
B.二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问题思考:二战后城市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①二战后和平的社会环境;②经济快速发展;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④经济全球化;⑤政府重视等。问题思考: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原因?①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迅速;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③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④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英美日中兴起阶段发展阶段提高阶段增长缓慢英国领先欧美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城市化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世对界城市化发展的认识。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730—1851年为第一阶段,即世界城市化的兴起阶段。第二阶段是1851—1950年,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城市化,这些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1.8%。第三阶段是1950—1990年,世界广大国家向城市化迈进。整体提高:发达国家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速度加快就世界范围来看,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发展不均衡
3、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近代中国背景表现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近代中国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问题思考:中国近代城市化出现的原因及特点。特点:①起步晚,发展缓慢;②具有半殖民地特征;③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大;④空间布局不均衡。原因:①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②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活跃;③近代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④通商口岸的开放。
阶段原因1949-1957起步发展阶段1958-1965调整压缩阶段1966-1978停滞徘徊阶段1978-至今快速发展阶段“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大跃进”运动,大办厂矿;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整顿经济“文革”导致国民经济建设陷入停滞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农村发展非农产业,出现大量乡镇企业;城市体制改革、户籍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现代中国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②1978年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③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过去5年成绩单时指出,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0.2%提高到65.2%。
居住条件的改善第部分贰
1、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原因表现城市的发展使得市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建筑技术的革新使住宅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①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并在楼房住宅中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②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③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
社区功能的完善购物中心的发展公共设施的增多2、城市生活服务的完善从最早的慈善救济发展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