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ppt

发布:2024-05-03约7.73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未用待移液润洗移液管或标准溶液中被带入水待移液被稀释正确操作:移取液的润洗第一步:用滤纸擦净移液管外壁,用洗球最大限度地吹净移液管内蒸馏水,吹净的标准是将移液管头接触到滤纸上,用洗球吹至移液管尖嘴处的滤纸上不再有水痕为止。第二步: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持移液管,将移液管插入待移取液中,利用移液管的虹吸作用使液面在移液管内自然上升,用左手食指堵住移液管口,提出移液管,双手平持,旋转,使溶液润洗到全部管内壁,从管两头放出溶液,用滤纸擦净移液管外壁,并吹净管内液体,至无水痕时为止。再重复操作二次。导致后果第31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移液管把持方法不对大拇指堵住管口手握管肚,体温改变体积正确把持方法:用右手拇指和中指持移液管(食指等在管口处),使移液管自然下垂,左手提起容量瓶,使移液管尖嘴贴在瓶壁上,双手合作上下移动,使刻度线与视线水平相切。正确把持方法第32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反复吸液,不能使液面上升到刻度线以上不能使溶液在管内顺利上升常见原因:洗球尖嘴与移液管上口贴合不严密,漏气,不能形成内外压力差。导致后果纠正方法:1.左手持洗球,先将球内空气压出,然后把球的尖嘴接在移液管上管口,并压紧,缓慢地松手,使溶液在移液管内上升至刻度线以上2.用右手拇指和中指持移液管,食指等在管口处,待液面上升至刻度线以上时,立即移开洗球,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第33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定刻度时溶液总是停在刻度线以下导致后果:导致体积不准或不能顺利完成移液任务。原因分析:1.堵在移液管口的食指完全抬起或抬起较多,使溶液流下过快。2.用拇指堵管口,操作不灵活,不能及时堵住管口。正确操作:调整液面高度时,堵在移液管口的右手食指不要抬起,略为放松食指并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轻轻转动移液管,让溶液慢慢流出,使液面平稳下降,直到溶液的弯月面与标线相切时,立刻用食指压紧管口。第34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转移溶液时移液管尖嘴未贴容器内壁使移液管内残留溶液过多,流出液体积偏低。导致后果移液管尖嘴未贴容器内壁导致溶液残留量增多正常残留量纠正方法:移液管尖嘴贴容器内壁正确位置第35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转移溶液时尖嘴插入下方容器瓶底导致后果:1.易使溶液被移液管外壁带出而丢失。2.易使移液管被容器内其它成分污染。第36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转移溶液时未等待15秒,即把移液管拿走流出体积偏小,不足标示体积导致后果正确操作方法:移液管垂直,下面容器内壁一侧与移液管呈45o角,移液管尖嘴贴在下面容器内壁上,松开堵在移液管口的食指,使溶液自然流下。溶液自然完全流出,再等待15s。正确操作方法第37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移液管尖嘴处最后一滴溶液盲目吹出移取液体积增大,产生误差正确操作:移液管外壁上未注明“吹”字时,说明校正移液管体积时,该滴溶液未算在标示体积内,该滴溶液不能吹出。导致后果第38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分度吸量管分度吸量管是带有分刻度的移液管,用它可以移取不同体积的溶液。第39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分度吸量管的分类、级别规格、注意事项有零刻度也有总量刻度上端只有总量刻度或只有零刻度第40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吸量管的使用方法与移液管大致相同,这里再强调两点:由于吸量管的容量精度低于移液管,所以在移取2mL以上的固定量溶液时,应尽可能使用大肚移液管。使用吸量管时,尽量在最高刻度线处调整零点。第41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滴定管酸式滴定管下端有玻璃旋塞,用以控制溶液的流出。碱式滴定管下端连有一段橡皮管,管内有玻璃珠,用以控制液体的流出,橡皮管下端连一尖嘴玻璃管。酸式滴定管只能用来盛装酸性溶液或氧化性溶液,碱式滴定管只能用来盛装碱性溶液或非氧化性溶液,凡能与橡皮起作用的溶液均不能使用碱式滴定管。滴定管是为了放出不确定量液体的量器。根据其构造分为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两种。第42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使用滴定管的注意事项检漏:使用滴定管前应检查其是否漏水,活塞转动是否灵活。若酸式滴定管漏水或活塞转动不灵,就应给活塞重新涂凡士林;若碱式滴定管漏水,则需要更换橡胶管或换个稍大的玻璃珠。润洗:滴定管需要用滴定液润洗三次(每次溶液用量约为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