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花卉主要病害防治PPT.ppt

发布:2018-01-30约1.05万字共1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3)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枝条上越冬,可存活多年。 翌春3~4月份遇雨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主要借风传播到海棠上,担孢子萌发后直接侵入寄主表皮,约10d后便在叶正面产生性孢子器,3周后形成锈孢子器。8~9月锈孢子成熟后随风传播到桧柏上,侵入嫩梢越冬。 此病的发生与雨水关系密切。两种寄主混栽较近、有病菌大量存在,3~4月份雨水较多,是病害大发生的主要条件。 * 3. 草坪草锈病(以细叶结缕草为例) (1)症状识别 该病主要发生在结缕草的叶片上,发病严重时也侵染草茎。早春叶片一展开即可受侵染。发病初期叶片上下表皮均可出现疱状小点,逐渐扩展形成圆形或长条状的黄褐色病斑——夏孢子堆,稍隆起。夏孢子堆在寄主表皮下形成,成熟后突破表皮裸露呈粉堆状,橙黄色。夏孢子堆长约lmm。冬孢子堆生于叶背,黑褐色、线条状,长1~2mm,病斑周围叶肉组织失绿变为浅黄色。发病严重时叶片变黄、卷曲、干枯,草坪景观被破坏。 * 花卉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第一部分 花卉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 第二章 木本花卉主要病害的防治 * 一、炭疽病类 1、是黑盘孢目真菌所致病害总称。主要为害植物叶片,同时在茎、花、叶柄上也会发生。 2、炭疽病主要发生在植物叶片上,严重时,使大半叶片枯黑死亡。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呈现圆形、椭圆形红褐色小斑点,后期扩展成深褐色圆形病斑,最后病斑转为黑褐色,并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有粉红色的黏孢子团。严重时一个叶片上有十多个至数十个病斑,后期病斑穿孔,病斑多时融合成片导致叶片干枯。病斑可形成穿孔,病叶易脱落。 3、炭疽病发生在茎上时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呈淡褐色,其上生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发生在嫩梢上的病斑为椭圆形的溃疡斑,边缘稍隆起。 * 大叶黄杨炭疽病 * 鸡冠花炭疽病 * 金叶女贞炭疽病(初期) * 金叶女贞炭疽病(后期) * 八仙花炭疽病 * * * 君子兰炭疽病 * 肉桂炭疽病 米兰炭疽病 茉莉炭疽病 * 兰花炭疽病 在我国栽培兰花的地区均会发生炭疽病,尤以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成都、连云港及西安等地受害较严重。该病严重时不仅影响兰花的正常生长,还会导致全叶枯死。 炭疽病除危害春兰、墨兰、蕙兰、建兰、寒兰等地生兰(即中国兰花,简称兰花)以外,还危害虎头兰、宽叶兰等附生兰,以及广东万年青、紫罗兰、金盏花、扶桑、桂花等多种花卉。 * 1、症状 (1)炭疽病主要危害兰花的叶片,有时也侵染茎和果实。 (2)叶上病斑因所处叶片部位不同而形状不同。早期斑块中央为浅褐色或灰白色,边缘深褐色或黑褐色,周围有退绿色晕圈;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散生或略呈轮状排列,在潮湿条件下,会出现橙黄色粘稠物。叶片上病斑随着病害的发展可扩展为长达数厘米不规则形的大斑,或病斑连接成片,最后引起叶片枯黄。 (3)茎、果受害出现不规则形或长条状黑褐色病斑。 * 兰花炭疽病 * 兰花炭疽病 * 兰花炭疽病 * * * 2.病原识别 半知菌亚门,盘长孢属和刺盘孢属 * 越冬状况 传播方式 其他特点 以菌丝体在病叶、病残体和枯萎的叶基孢片上越冬。 几乎终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发病严重。兰花叶片受伤,或高湿闷热、放置过密、通风不良、盆内积水均会造成严重危害;从植株上方(当头)浇水易传播病害;当年分株繁殖的兰花,因根部易受损伤,往往发病严重;盆土粘重板结也会使病害加重。 3. 发病规律 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借风雨和昆虫传播,主要通过各种伤口侵入植株。 * 4、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温室要通风透光;冬季和早春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冻害和霜害,增强抗御病能力;移出室外后置于荫棚下防雨;浇水时自花盆边缘徐徐浇入或浸盆灌溉,避免上方淋浇造成病菌随水滴飞溅传播;花盆放置不宜过密;兰花用肥宜熟不宜生,生肥易诱发炭疽病;盆栽时应更换新土。 (2)、清除侵染源:冬季入室前,要将植株上的病叶及盆中的病残体彻底清除烧毁或深埋;冬、春季,向地面、盆面、株上全面喷施0.5-1%波尔多液1-2次。 * (3)、药剂防治:发病前,用0.5-1%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发病期间可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均能控制病害蔓延。 (4)、非农药防治法:①食醋。兰花叶面喷洒食醋,可防治炭疽病。取1汤匙的食醋倒入1公斤清水中混合,喷洒兰株。也可在使用农药时加入食醋。②生石灰水溶液。先用适量水将生石灰风化成粉状,取风化的生石灰粉、清水按1:60的比例放入容器泡制,取其澄清液喷洒兰株周围防治炭疽病。 * 二、锈病类 (一)锈病类概述 锈病是一类特征很明显的病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