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澳洲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在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授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两个物种的形成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B.最初迁移到该岛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差别较大
C.花期不同阻碍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
D.若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2.研究发现,在黑暗条件下,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大花牵牛顶芽(实验组),使顶芽进入休眠、合成的生长素减少,侧芽生长加快;而未经脱落酸处理项芽的大化牵牛(对照组),侧芽的生长受抑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组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对照组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
C.实验组侧芽生长加快,是因为脱落酸促进侧芽细胞分裂
D.实验组顶端优势的解除,是脱落酸与生长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3.人体肌肉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阶段A~D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①为NADH,物质②中的氧来自葡萄糖
B.阶段A~D中,只有阶段D不产生ATP
C.乳酸菌进行阶段D的场所与人不同
D.剧烈运动引起阶段D增强,阶段C减弱
4.将某成熟植物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A物质溶液中,观察发现其原生质体(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0~1h内水分子只能从细胞内移动到细胞外
B.在1h后A物质才开始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C.在1~3h内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渗透压
D.若3h后继续观察可能会看到该细胞吸水涨破
5.分泌蛋白S在人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由基因Shh控制合成。固醇类复合物是该基因转录所必需的。翻译后的产物,只有在切除羧基端的一部分氨基酸后才有活性。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基因Shh表达时,RNA聚合酶与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结合
B.切除羧基端一部分氨基酸,可能发生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
C.患者体内缺乏分泌蛋白S是由于遗传信息改变导致的
D.固醇类复合物是通过控制RNA聚合酶的活性来影响分泌蛋白S的合成
6.正常人的血浆通常维持在pH为1.35~1.45,与其中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过酸、过碱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代谢,主要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与在血浆中缓冲物质反应的过程不属于细胞代谢
B.血浆中过多CO2刺激呼吸中枢进而被排出属于反射
C.多余HCO3–通过肾脏以主动运输方式排出体外
D.血浆pH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要合理饮食
7.图表示某动物细胞进行分裂的部分过程。请根据相关信息,判断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细胞来自雌性动物的卵巢
B.图中RNR排列在一起的原因是基因重组
C.有“偏向”的染色体分离不利于遗传多样性
D.染色体分离的极性依赖于微管蛋白的排列
8.(10分)鼠妇是一种性别决定为ZW型的喜潮湿、阴暗环境的小动物。上世纪80年代发现,沃尔巴克氏体(一种细菌)偏爱雌性鼠妇,能使雌性的W染色体消失,只要是雌虫受感染,其产生的下一代必将带有沃尔巴克氏体,并能使雄性胚胎肽性反转成雌性。近期对雌性鼠妇基因组测序发现,未感染沃尔巴克氏体雌性鼠妇的染色体上有含沃尔巴克氏体部分DNA,类似最初丢失的W染色体控制鼠妇的性别。下列休息正确的是
A.上世纪80年代发现的雌性鼠妇的性染色体组成都是ZW
B.沃尔巴克氏体与鼠妇是寄生关系,诱捕鼠妇需要用到热光灯
C.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鼠妇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确定其性别
D.所有携带沃尔巴克氏体DNA的鼠妇都是雌性,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二、非选择题
9.(10分)干扰素是一种淋巴因子,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和癌症。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体干扰素的操作过程如下,请回答:
(1)大肠杆菌常被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因其具有_______特点。在人体淋巴细胞中获得干扰素mRNA后,经_______过程获得干扰素cDNA。如果用人体发育某个时期的mRNA获得多种c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体叫做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