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宽松氛围 优化学习方式”课题研究总结 .pdf
“创设宽松氛围优化学习方式”课题研究总结--第1页
“创设宽松氛围,优化学习方式”课题研究总结
峡阳八一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引发的是一场教学革命,课改,打响了改革教学
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的攻坚战。在我们农村,教师以威严来约束学
生的课堂行为仍是一种普遍现象,他们进行的是一种灌输结果的教育,注
重的是成绩,虽然在教学活动中有让学生动动手,引入一些生活事例,但
学生仍然是像填空一样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其实,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
证明,只有在如下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感觉到别
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
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因此,要实现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
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
中来的情境与氛围。以实现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促进学生学习
方式的变革。
因而,我们认为,课题“创设宽松氛围,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
研究的必要性、科学性和时代性。为此,在2008年9月,我们成立了“创
设宽松氛围,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的课改实验。
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效果。
二、。课题的实施
1、抓好奠基工程。
根据当时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现状,我们认为,眼、口、耳、脑、手是
学习的基本感知因子,这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训练身心素质等综
合能力的前提,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民主、平
“创设宽松氛围优化学习方式”课题研究总结--第1页
“创设宽松氛围优化学习方式”课题研究总结--第2页
等、合作、和谐的师生观是实现课题目标的关键。万丈高楼平地起,为此,
我们首先从师生两方面入手打好课改的奠基工程。
⑴.加强培训,改革评价,解决教师后顾之忧。
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是对教师评价所采用的唯学生考试分数体系。要
推行课程改革,首先要解放教师的思想,让教师放下包袱。为此,在中心
小学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对教师的评价采取“6、3、1”的方式,即:期
末学生考试成绩占60%,课题研究的执行情况占30%,学生对老师的评价
占10%。这样的评价方式既考虑到学生成绩,又有利于课程改革的稳步推
进。其次,强化培训与交流工作。我们采用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组织
实验教师参加省、市、区、镇各级课题研讨活动、观摩实验教学。开展全
校定期交流活动,使教师在学习——模仿——研讨的过程中逐步领会与实
践“创设宽松氛围,优化学习方式”这一课题,积极探求实现目标之途径
与方法。
⑵.强化常规训练,为课题研究铺路搭桥。
首先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求学生坐姿端正,拿放物品干净利
索,小组讨论快速切题等。
其次,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是我们常用的组织形式,实施中突出两
个方面:一个是小组的讨论,要明确讨论要求,主要是要求学生学会仔细
倾听,学习清晰表述,尝试帮助修正,以此作为组际交流评析的标准。另
一方面是注意人员构成,小组活动以四人为一组,好中差合理搭配,开展
合作学习时,以小组长为中心每周选取定一位主汇报人,并由他做好小组
的讨论记录。这样,学生在小组内轮留担任讲述者和评判者,使学生保持
一种新鲜感。但我们不能为小组讨论而讨论,不管是否觉得有必要,也不
管学生是否愿意,都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原本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的小组合作,异化成了“摆样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第三,强化语言训练,将做数学与说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强化
训练学生说话要“三大”,即大胆、大声、大方,为学生语言训练作准备;
着重强化训练学生说完整话,有条理说话,使学生能明白地表达意思,充
“创设宽松氛围优化学习方式”课题研究总结--第2页
“创设宽松氛围优化学习方式”课题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