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病媒生物防制培训内容.pdf
蝇基本知识
授课人:临朐县疾控中心张海宗科长
苍蝇是人们很厌恶的昆虫,它能机械性携带痢疾、伤寒、霍
乱、脊髓灰质炎、砂眼、结核病、乙型肝炎等多种病原体传播给
人类。苍蝇的有无或多少,反映了环境卫生的好坏与文明程度。
蝇类是重要的卫生害虫之一,防治蝇类已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
一、常见蝇种及其特征。
苍蝇的种类很多,有住区蝇类和非住区蝇类,与卫生有关的
住区蝇类不多,在中国发现的不超过50种,常见的有家蝇、市
蝇、大头金蝇、绿蝇、麻蝇等几种。家蝇:体灰黑色,胸背有纵
纹四条,是五种常见蝇类数量最多、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
市蝇:又名山蝇,形态与家蝇相似。但体较小,体色较灰,胸背
有纵纹两条。大头金蝇:体大,大眼深鲜红,体绿色有光泽。绿
蝇:体较大头金蝇小,体绿色有金属光泽,眼较小,暗红色。麻
蝇:体长大,灰色,胸背有黑色纵纹三条,腹背部有棋盘格状花
纹。
二、蝇类重要生态习性
(一)生活史(生活周期)
苍蝇是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成
虫四个时期。卵期:乳白色,香蕉形,长约一厘米。家蝇卵发育
最低温度8℃—10℃,需高湿度,湿度低于90%时死亡率高。卵
期长短与气候关系密切,35℃时卵期最短。约6—8小时即可孵
化;低于8℃时卵便死亡。幼虫:蝇类幼虫有三个龄期。每蜕一
次皮长大一龄,幼虫期长短与营养、温度、湿度有关,最低发育
温度为7℃—8℃,最高为43℃,在30℃—35℃时,幼虫期为
3—3.5天。第一龄幼虫需要97%以上的高湿,三龄幼虫发育成熟,
此时渐趋静态,停止进食。蛹期:由发育成熟的三龄幼虫钻进松
疏泥土或孳生物内变成蛹。蛹不食不动,由乳白色变棕红色,再
变黑褐色。蛹期长短与温度、湿度关系密切。家蝇在35℃—40℃
气温和90%相对湿度时,蛹期最短为3—5天;湿度低于75%,
部份蛹被干死;湿度低于40%,或温度高于45℃时大部份蛹死
亡;温度低于12℃时,蛹停止发育。成虫:成蝇头部有一对大
复眼,其中包括约4000个小眼面,视觉灵敏,嗅觉位于触角上,
味觉器官主要在足部,有利爬行时发现食物。
(二)成虫生活习性
成虫羽化时,靠头部的额囊交替膨胀和收缩,将蛹头端挤开
爬出。苍蝇羽化后约1.5小时两翅便能飞动,在27℃左右,羽化
后2—24小时成蝇开始活动取食。成蝇的主要生活习性有以下特
点:
1、交配、产卵、繁殖力
雄性家蝇羽化后18—24小时、雌性家蝇羽化后约30小时,
达到性成熟,开始交配。绝大多数家蝇一生仅交配一次,雄蝇的
精液能刺激雌蝇产卵,贮存在雌蝇受精囊中的精子能延续三周或
三周以上,使陆续发育的卵受精,所以雌蝇交配一次可终身受精。
雌蝇产第一批卵的时间长短与温度关系密切,在35℃时,产卵
前期为2天,15℃时为9天,15℃以下一般不产卵。家蝇有卵小
管约100支左右,所以每批产卵达100个左右,每只雌蝇一生能
产卵10余批,甚至达20批,但每批卵数逐渐减少,一般每只雌
蝇终身产卵4—6批,每批间隔3—4天,终身产卵400—600个,
多达1000个左右。蝇类一个世代的历期家蝇为14—16天,绿蝇
为28—30天,大头金蝇为20天。
2、食性和取食行为
苍蝇食性复杂,到处都有它的食源,但不同蝇种,食性不同,
家蝇喜欢甜味,金蝇喜欢腥臭味。苍蝇取食的行为很特殊,当它
接触到食物时,先利用足上和喙上的化学感受器辨尝味道,然后
取食,取食次数频繁,每几分钟取食一次,边吃边吐边拉。苍蝇
身上是一个储存细菌仓库,苍蝇体表、体内都带有大量细菌,体
内带菌比体外还多,一般致病菌在体内可存活5—6天,通常一
只苍蝇能带菌50万至5亿,通过体表接触、排泄和吐滴等形式
把病菌传播给人类。
3、活动和栖息
苍蝇有趋光性,白天活动,夜间栖息。家蝇是室内活动为主
的蝇种,也在室外活动;市蝇、金蝇、绿蝇、麻蝇主要在室外活
动,间有入侵室内。苍蝇的活动受气温影响。家蝇在4℃—7℃
时活动力很弱,30℃—35℃时最活跃;45℃—47℃时死亡;30℃
以上停留在荫凉处,秋凉和冬季在阳光下取暖;下雨、刮风入侵
室内。
4、飞行和扩散
家蝇每小时能飞行6—8公里,一般活动范围在1—2公里以
内,常在孳生物100—200米半径范围内活动取食。苍蝇的扩散受
风向、风速、气味等多种因素影响,还可通过飞机、轮船、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