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车削金属表面粗糙度的技术方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提高车削金属表面粗糙度
的技术方法
学校: 陕西理工学院
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 机自S1201
姓名: 宋涛
日期: 2015.4.7
1
提高车削金属表面粗糙度的技术方法
宋涛 韶山 穆周周 陕西理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机自S1201班
摘要:针对目前许多机械企业金属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控制、质量与效益矛盾的问题,对表面
粗糙度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实践总结出一系列有效措施,使车削金属的表
面粗糙度明显提高,加工后的金属工件符合设计要求,加工效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表面粗糙度;影响因素;控制。
引言:
表面粗糙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外观质量、使用性能以及制造成本。粗糙度大的工
件,外观质量差,使用时因实际接触面积小,单位压力大,耐磨性差,容易磨损,装配后,
接触刚度低,运动平稳性差。粗糙度过小的工件,如机床导轨,既使制造成本提高,又不利
于润滑油吸附而加速磨损[1]。
为使金属工件表面粗糙度既满足各项功能需要又具有经济性。下文对影响车削金属加工
表面粗糙度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得当的控制措施。
1. 影响车削金属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
1.1 刀具几何形状及切削运动的影响:
刀具相对于工件作进给运动时,在加工表面留下了切削层残留面积,从而产生了表面粗
糙度,残留面积的形状是刀具几何形状的复映[2],其高度 H 受刀具的几何角度和切削用量
大小的影响。
1.2 积屑瘤的影响:
在车削加工一般钢料或其他塑性金属材料时,如果切削速度不高而且是连续切削,在一
定压力和温度下,切屑与前刀面常发生粘结现象,在切削刀刃处粘着一块剖面呈三角状的硬
块,即“积屑瘤”。其顶部很不稳定,容易破裂,或部分连附于切屑底部而排除,或部分留在
已加工表面上形成鳞片状毛刺影响粗糙度。分析积屑瘤的形成、脱落过程可以得知:合理选
择切削速度;改善工件材料、刀具材料;控制刀刃前区的压力、温度都能有效改善积屑瘤的
生成、脱落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3]
1.3 工件材料性质的影响:
加工塑性材料时,由于刀具对加工表面的挤压和磨擦,使之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加之
刀具迫使切屑与工件分离时的撕裂作用,使表面粗糙度值加大.[4]一般来说,材料塑性变形
趋势越大或韧性越大,被加工表面粗糙度就越大。切削脆性材料时,塑性变形小些,控制好
切屑崩碎现象,就容易达到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对于同样的材料,金相组织越是粗大,切削
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值也会越大。
1.4 切削用量的选择不当影响:
切削速度 v、进给量 f、切削深度pa均影响到切削力,切削深度和进给量的增大将使切
削力增大。对于塑性变形材料,更容易加重对工件与刀具的冲击。而减小进给量 f 能有效地
减小残留面积高度,但进给量 f 太小,刀刃不能正常切削而形成挤压,增大了工件的塑性变
形,反而会增大表面粗糙度,故只有在改变刀具几何参数后会引起振动或其他不良影响时,
才考虑降低进给量 f。
冲击和振动的程度主要由主切削力 F 的大小决定。而当切削所需功率 P 一定时,主切
削力 F 与切削速度 v 成正比关系,因此在车削刀具刚性允许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切
削速度 v 便可降低主切削力 F,从而减轻系统的冲击和振动[5]。这样在切削塑性材料时,
2
选用高速切削时不会产生积屑瘤,加工表面粗糙度值会较小。
1.5 机床精度的影响
机床机构的精度直接影响车削金属工件的表面粗糙度。首先是机床主轴箱内轴承回转精
度不高,在切削过程中容易产生径向跳动以及轴向窜动,工件表面出现振痕,增大了粗糙度;
其次是机床各滑动导轨面存在形状误差,使运动机构发生跳动,增大了车削金属的表面粗糙
度。
2. 控制车削金属表面粗糙度的主要措施
2.1 选择刀具合理的几何参数:
(1)为了增加刀具的刚性,减小后角α1,使α1= 8°。同时为了防止镗孔刀后角与工件摩
擦,增加 第 二 后 角 α2, 一 般α2= 4°。 这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