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乳菇栽培技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工培植
菌种制作
松乳菇与其它菇类相似,菌种通常有母种、原种和栽培种。母种培养基配制:母种培养基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配方一: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松针水1000m1;
配方二:玉米粉1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松针水10o0ml。松针水必须要先把松针渗入水中煮后,再沥出来的水才能用。松乳菇组织分离:取野外采摘野生鲜嫩菌株,形态要好,不变色,连根带土用白细布或白纸包住。组织分离在接种箱内操作,取一小块菌盖与菌柄相交处,用
??
松乳菇
接种针挑入试管斜面,轻轻压平。由于松乳菇菌根属野性生物易碎,开始无需用刺激性太大的药物(如福尔马林),取种菇块要细心。最好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完成全过程组织分离。
原种培养基配制:配方:松木屑78%,米糠或麦麸20%,糖、石膏粉各1%,另加少量松针水。
栽培种的配制:配方一:松木屑35%,玉米芯25%,松细沙土18%,谷壳10%,麦麸10%,复合肥2%;配方二:松木屑45%,棉籽壳25%,松林土18%,麦麸10%,过磷酸钙1%,糖、石膏各0.5%。
驯化栽培
栽培时间一般在夏秋季。采取野外撒播栽培,虽然简单,但菌种埋伏受气候影响,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如播种期长期干旱和长期大雨,会对刚入土菌种造成损害,发菌不良,但栽培的松乳菇的优点与野生菇相仿。
野外播种,
??
松乳菇
选自然生长松林地带25年以上,树林间长有少量茅草丛,抽出“t”沟槽播菌种,在松树根周围外,覆上地膜,盖上草和松针,待45d后检查菌丝是否萌发,如发现离菌种槽10--15cm处挖开土层如有菌丝形态,说明已发菌,这时候必须去掉地膜,让其自然生长,如遇雷雨天气,气候适宜,很快就会出菇。开始现蕾大部分在抽槽周围,并且丛生菇比较多,往后菌丝扩散可以在松林周围普遍生长,它的生长与野生菌相似,一般在夏秋气温25℃-32℃之间大量出菇。
在栽培过程中必须注意几点:一是选择松林地带要有一定散射光,即二分阳光,八分阴凉;二是松林播种一定要造成“t”沟槽下种覆土;三是菌种使用期一般2年1次;四是留心观察,精心管理,无需在松林喷洒药物,让它处于自然生长状态。
编辑本段贮存技术
贮存前干燥
松乳菇的干燥主要是去除细胞间的游离水。为了便于贮藏,一般要求干品的水分控制在10-13%。采用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的方法,其干燥过程是物料中水分汽化的过程,即水分子吸收能量从液态变为汽态。人工干燥主要是对流干燥,所需热量是通过空气或加热干气流的连续或间歇接触而获得,同时依靠这些气流带走物体中蒸发出来的水分,达到物料干燥的目的。应该注意的是食用菌干燥过度后,干品的含水量过低则硬脆,容易被挤压破碎,影响外观质量。
包装
松乳菇干品的商品包装是贮藏养护的基本条件,它要求包装
??
松乳菇
材料干燥,封口严密,耐压,防潮,隔湿,使干品能避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一般采用食品塑料薄膜袋抽气密封(或防潮纸)包装,外用木箱或多层瓦纸箱包装,箱外接缝处用胶带纸封严。对价值昂贵的松乳菇干品可采用马口铁箱,内衬防潮纸,封口用焊或胶密封的方法,可保持较长时间,但包装价格高。
贮存
1、科学堆码:在贮存中应轻搬轻放,切忌乱摔、乱堆码,以2-2.5米高为宜。垛顶距天花板不少于80厘米,垛堆距墙壁30厘米。并留有空隙和走道,垛底可垫木桩通风防潮。
2、库房管理:在商品入库前或出完贮存品后,要对库房或设备、器具进行消毒。可用硫磺燃烧熏蒸消毒,或用福尔马林喷洒消毒。坚决杜绝已经发生霉腐或含水量过高有霉腐危险性的商品入库。
3、三防:松乳菇干品的贮藏必须做到三防,即防潮、防霉、防虫。由于干品极易吸湿返潮,应严格控制相对湿度在50-70%范围内,箱内可放小袋包装生石灰或干燥剂吸潮。干品受潮后会变软,然后发热,引起霉变,发生虫蛀,导致严重变质。食用菌干品加工时,原料要挑选好,剔除腐烂变质的鲜菌,及时采收及时加工,以保证质量。对霉菌、害虫也可采用化学药剂杀灭,如磷化铝、二硫化碳等,但要严格掌握剂量,必须慎用。
编辑本段发展前景
该菌的栽培技术适合中国大部分山区和丘陵地区推广应用。栽培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显著。特别适于退耕还林地带和农村家庭自留山发展。既便于农民独户经营,又适合公司集团规模经营。也可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一大新型项目。具有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完美统一的特点,市场前景广阔。
编辑本段常见烹饪方法
常用增力健体方 松树蘑、春笋各50克,荸荠20克,调料适量。将松树蘑去根须,洗净,
??
松乳菇
下油锅用武火炒动片刻;荸荠去皮切片,春笋切片,同倒入松树蘑的炒锅内,加水少许,煮片刻,调入精盐、味精、勾薄芡、淋油起锅。
烧蘑菇
原料:松树蘑、春笋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