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减排案例》课件.ppt
成功减排案例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减少碳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使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承担减排责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本次演示将展示中国在多个领域的成功减排案例,从新能源汽车到森林碳汇,从工业节能到循环经济,这些案例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减排决心,也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通过分析这些成功案例,我们可以总结经验,发现模式,为未来的减排工作提供参考。让我们一起探索中国减排之路上的创新实践与卓越成就。
目录1引言与背景全球减排挑战、减排的重要性、中国减排目标2新能源交通新能源汽车产业、比亚迪案例分析3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晶科能源案例分析4工业与建筑节能工业节能改造、宝钢集团案例、建筑节能、平安金融中心案例5循环经济与森林碳汇循环经济概念、苏州工业园区案例、森林碳汇、千岛湖项目6清洁能源与交通减排清洁能源替代、青海省案例、交通领域减排、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7经验总结与展望成功经验总结、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企业社会责任、公众参与、未来展望
引言:全球减排挑战1气候变化日益严峻全球平均气温持续上升,2020年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2°C。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包括热浪、干旱、洪水和飓风,威胁着人类生存环境。2碳排放持续增长尽管各国承诺减排,全球碳排放仍在增长。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创纪录的365亿吨,2020年因疫情略有下降,但2021年又迅速回升。3减排共识与分歧各国在减排必要性上已达成共识,但在责任分担、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等方面存在分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历史责任和发展权利方面立场不同。4减排紧迫性根据《巴黎协定》,各国需努力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1.5°C以内,这要求全球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时间紧迫,挑战巨大。
减排的重要性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措施。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增加、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都与碳排放直接相关。有效减排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速度和程度。保障生态安全过度的碳排放导致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威胁生物多样性。减排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濒危物种,维持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稳定运行。促进经济转型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和新的就业机会。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引领未来发展方向,提高经济可持续性。人类健康福祉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可以降低空气污染,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空气污染每年导致约700万人过早死亡,减排对人类健康具有直接益处。
中国减排目标碳达峰目标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1碳中和目标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能源结构调整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25%3碳强度降低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65%4森林碳汇增加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5中国正积极推进双碳战略,即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这一战略是中国基于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承诺,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实现这些目标,中国已制定详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并在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同步推进减排行动。中国的减排目标具有挑战性,尤其考虑到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远低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仍在继续。这意味着中国必须在持续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绿色转型,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努力。
案例1: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引导中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包括补贴政策、免征购置税、技术创新支持等。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技术突破在电池技术、电机控制系统、智能网联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供应商,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不断提高。市场普及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市场接受度不断提高。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截至2022年底,全国充电桩保有量已超过500万个,有效缓解了里程焦虑问题。减排成效新能源汽车每年减少碳排放数千万吨。随着电力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的减排效益将进一步提升,成为交通领域减排的关键力量。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1300万累计保有量截至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1300万辆,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的一半以上688万辆年产销量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约96.9%和93.4%27%市场渗透率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5.6%,2023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27.2%515万个充电设施截至2022年底,全国充电桩保有量达515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173.8万个,私人充电桩341.2万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早期的政策驱动逐步转向市场驱动。产品类型从早期的小型纯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