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1.2 传感器的组成与分类 1.2.1 传感器的定义 1.2.2 传感器的组成 1.2.3 传感器的分类 * 将被测非电量信号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电量输出的器件或装置叫做传感器,也叫变换器、换能器或探测器。 1.2.1 传感器的定义 * * 1.2.2 传感器的组成 敏感元件 辅助电路 传感元件 被测非电量 有用非电量 有用电 量 信号调节 转换电路 电 量 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非电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与被测量有确定关系的其它量的元件。 传感元件:又称变换器。能将敏感元件感受到的非电量直接转换成电量的器件。 * * 1.2.2 传感器的组成 敏感元件 辅助电路 传感元件 被测非电量 有用非电量 有用电 量 信号调节 转换电路 电 量 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能把传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便于显示、记录、处理、和控制的有用电信号的电路。 辅助电路通常包括电源等。 * 敏感元件 传感元件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1.2.2 传感器的组成 * * 1.2.3 传感器的分类 1.按工作机理分类:根据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 原理、规律和效应进行分类 2.按被测量分类:根据输入物理量的性质进 行分类。 3.按敏感材料分类:根据制造传感器所使用 的材料进行分类。可分为半导体传感器、 陶瓷传感器等。 * 1.2.3 传感器的分类 * 4. 按能量的关系分类:根据能量观点分类,可将 传感器分为有源传感器和无源传感器两大类。 有源传感器是将非电能量转换为电能量,称之为 能量转换型传感器,也称换能器。通常配合有电 压测量电路和放大器。 如:压电式、热电式、电磁式等。 1.2.3 传感器的分类 * 无源传感器又称为能量控制型传感器。被测非电量仅对传感器中的能量起控制或调节作用。所以必须具有辅助能源(电能)。 如:电阻式、电容式和电感式等。 5. 其他:按用途、学科、功能和输出信号的性 质等进行分类。 1.2.3 传感器的分类 * 1.3.1 静态模型 静态模型是指在输入信号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描述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量的一种函数关系。 如果不考虑蠕动效应和迟滞特性,传感器的静态模型一般可用多项式来表示: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 1.3.2 动态模型 动态模型是指传感器在准动态信号或动态信号作用下,描述其输出和输入信号的一种数学关系。 动态模型通常采用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描述。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 1 .微分方程 大多数传感器都属模拟系统之列。描述模拟系统的一般方法是采用微分方程。 在实际的模型建立过程中,一般采用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来描述输出量y和输入量x的关系。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 其通式如下: an,an-1…a0和bm,bm-1…b0 为传感器的结构 参数。除b0 ?0外,一般取b1,b2…bm为零.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 2. 传递函数 如果y(t)在t≤0时, y(t) =0,则y(t) 的拉氏变换可定义为 式中S=σ+jω,σ0。 对微分方程两边取拉氏变换,则得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 定义输出y(t)的拉氏变换Y(S)和输入x(t)的拉氏变换X(S)的比为该系统的传递函数H(S),则 对y(t)进行拉氏变换的初始条件是t≤0时, y(t)=0。对于传感器被激励之前所有的储能元件如质量块、弹性元件、电气元件等均符合上述的初始条件。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 * 对于多环节串、并联组成的传感器,若各环节阻抗匹配适当,可忽略相互间的影响,传感器的等效传递函数可按代数方式求得。 显然H(S)与输入量x(t)无关,只与系统结构参数有关。因而H(S)可以简单而恰当地描述传感器输出与输入的关系。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若传感器由r个环节串联而成 对于较为复杂的系统,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些较为简单系统的串联与并联。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若传感器由p个环节并联而成 1.3 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概述 1.4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1.4.1 静态特性 1.线性度: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 离直线的程度。又称非线性误差。可用下式表示: ?max—输出量与输入量实际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 yFS—输出满量程值 * 传感器的静态模型有三种有用的特殊 形式: (1) 理想的线性特性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