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建筑防火 第四章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6/2
第二篇 建筑防火——第四章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第01讲 建筑消防安全布局、建筑防火间距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城市建筑总体布局的一般原则和影响防火间距的主要因素。熟
悉防火间距的作用和防火间距不足时的防火技术措施。掌握防火间距的设置要求及建筑平
面布局中重点部位、场所的设置要求。
第一节 建筑消防安全布局
知识点:建筑消防安全布局
建筑的总平面布局应满足城市规划和消防安全的要求。一般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
质、生产经营规模、建筑高度、体量及火灾危险性等,合理确定其建筑位置、防火间距、
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
一、建筑选址
(一)周围环境 首先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
(二)地势条件 要充分考虑和利用自然地形、地势条件。
(三)主导风向 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的车间、装置等,宜布置在明火
或散发火花地点都得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
二、建筑总平面布局
(一)合理布置建筑
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规模、火灾危险性以及所处的环境、地形、风向等因素,
合理布置。建筑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以消除或减少建筑物之间及周边环境的相互
影响和火灾危害。
(二)合理划分功能区域
规模较大的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划分生产区、储存区 (包括露天储存区)、
生产辅助设施区、行政办公和生活福利区等。同一企业内,若有不同火灾危险的生产建
筑,则应尽量将火灾危险性相同的或相近的建筑集中布置,以利于采取防火防爆措施,便
于安全管理。易燃、易爆的工厂、仓库的生产区、储存区内不得修建办公楼、宿舍等民用
建筑。
1/16
2016/6/2
第二节 建筑防火间距
防火间距是一座建筑物着火后,火灾不会蔓延到相邻建筑物的空间间隔,它是针对相
邻建筑间设置的。建筑物起火后,其内部的火势在热对流和热辐射作用下迅速扩大,在建
筑物外部则因强烈的热辐射作用对周围建筑物构成威胁。
火场辐射热的强度取决于火灾规模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及
风速、风向等因素。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合理布局和设置防火间距,防止火灾在相邻的建筑
物之间相互蔓延,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并为人员疏散、消防人员的救援和灭火提供条
件,减少失火建筑对相邻建筑及其使用者强烈的辐射和烟气的影响。
知识点:防火间距的确定原则
(一)防止火灾蔓延
(二)保障灭火救援场地需要
防火间距还应满足消防车的最大工作回转半径和扑救场地的需要。
(三)节约土地资源 如果防火间距过大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四)防火间距的计算
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构建,则应从其
凸出部分外缘算起,如为储罐或堆场,则应从储罐外壁或堆场的堆垛外缘算起。
知识点:厂房的防火间距 (重要考点)
1.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1的
规定。
表1 厂房之间及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的防火间距 (m)
甲类 乙类厂房 丙、丁、戊类
民用建筑
厂房 (仓库) 厂房 (仓库)
单、单、 裙房, 高
名称 高层单、多层 高层
多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