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信息技术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摘要:新课程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互动是教学
过程的本质,所以我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着眼点,以学生的能力提
高为归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现代教学理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互动、合作交
流与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互动 教学模式 基本原则
合作与协调精神已成为人类个体在当今及未来社会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化生存条件所必
备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能力。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
学需要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形式,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为核心和最为
关键的环节。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
支配空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让学生真正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
动脑、动手、动眼、动情,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都能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探索新知
识、获取方法、获得体验,增长智慧和提高能力。
3、有利于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利用互动,采取分组讨论、分组学习、分组考试等形
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相互启发,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4、有利于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改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过程
的组织者、辅导者和服务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人。
5、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由于互动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本专业知识和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才能游刃有余熟练驾驭课堂教学,另外互动式教学方法灵活性大,教学
过程中有宽松的环境,可操作难度大,因此更有利于教师教学艺术性的展现和创造性的发挥。
二、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着眼点,以学生能力的提
高为归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现代教学理论,体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探究创新”的认知过程,使学习过程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向“探索、研究、
创造”。特别要结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以学生操作实践为主,构建这种模式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师主导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中主要发挥协调和指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教为了学,以教带学,以教导
学,以教促学,只有教师的能动作用的充分体现,才能保证“互动式”教学的有序地紧凑地
进行。
我在教学《使用 frontpage 制作主页》时,我分析完页面的文字、图片等元素后让学生动手
制作主页。我虽然将文字、图片、背景、水平线等元素的设计方法做成网页的学案,但是教
师主导性原则发挥不足。学生制作时,我对学生普遍出现的“网页背景”不会设置没有集中
讲解,结果学生完成不好。
因此“互动式”是较开放的,但不是“放羊式”的,任其自由的话,课堂教学会处于痪散状
态。因此要求教师在充分准备和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有序运作。教学方案的执行、教学的反
馈和交流、突发性情况的处理都须纳入调控之内。教学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和控制要有预测,
并根据实际进行调整,要给予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并合理地安排和布控。另外,
教师情感的感染力是十分重要的,精神饱满,富有激情,善于应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调整学生学习情绪,增强学生的理智感。
2、学生自主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象,处于“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要使学生成为有独立行为
的人和有自觉的、有意识的人,才能在学习中具有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
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和教学的结果。
给学生充分发挥和想象的自由空间,淡化强制与约束,给予更多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积极
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是该教学模式的关键要求。利用网络交互功能,在明确学习目标
的同时,提供可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和知识检测练习,由学生自主选择,发挥他们学
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再通过网络,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对学
生进行帮助和指导,随时调控教学过程,检测学习效果。
3、互动性原则
“互动式”教学中可以充分体现网络提供的各种功能,借助多媒体技术、网页浏览、文件下
载、电子邮件、信息发布、教学课件等多种手段,发挥现代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
建立网上虚拟学习环境、虚拟实验、网上题库、网上考试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