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知识总结(1-3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导论
(一)园艺学
园艺的英文 Horticulture是由拉丁文Hortus与Colere两个单词合并而成的,Hortus为垣篱、墙壁等围绕物之意,Colere为栽培管理之意。
园艺:园艺是指种植果树、蔬菜、花卉等的生产技艺,是农业生产和城乡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园艺植物:园艺植物主要是指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广义上还包括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有些园艺植物能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依其栽培目的,而同属于多类园艺植物。
园艺学:是指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品种选育、生长发育、栽培环境的管理、采后产品的贮藏利用、流通和经营的技术学科。
园艺学的特点:
1.园艺植物的种类繁多,类型各异。
2.园艺植物的产品大多数都是在具有生命活力的状态下被人类利用。
3.集约化生产,经济效益高
4.园艺学既是农业技术学科,也是一门美学艺术学科,故名‘园艺’。
(二)观赏植物学和观赏园艺学:
我国是世界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中心之一,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精湛的技艺。
1.观赏植物的定义和功能
观赏植物(ornamental plant,landscape plant)是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总称。它既包括木本和草本观花、观叶和观株姿植物,以及适合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和室内装饰用的植物。
观赏植物学:系统研究观赏植物分类、习性、栽培、繁殖及应用的学科称为观赏植物学。
2.观赏植物的功能
(1)防护功能 (2)美化功能:韵、姿、色、香 (3)生产功能:商品价值高
观赏园艺学及其性质特点
1.定义
观赏园艺学是以观赏植物为主要对象,研究其分类、栽培育种、生产、应用及经营管理等理论与技艺的综合性学科。它是农业生物科学与应用艺术相结合,是传统园艺学的组成部分之一。
2.性质和特点
观赏园艺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兼及应用艺术以及社会科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观赏植物为主要对象,并涉及小规模园林规划设计。
其特点有:①科学与艺术的综合及内容的广泛性;②学科发展迅速而不平衡;③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认识。
观赏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1、观赏植物是城乡园林绿化的重要材料
2、观赏植物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3、观赏植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栽培观赏植物不仅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样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观赏园艺简史
(一)观赏园艺发展始期周、秦、春秋时代、秦阿房宫、上林苑
(二)观赏园艺渐盛期汉、晋、南北朝
汉代上林苑、西汉富贾袁广汉、东汉大将军梁翼
西晋稽会撰写《南方草木状》
东晋戴凯之《竹谱》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三)观赏园艺兴盛期隋、唐、宋
西苑、长安曲江、钱塘西湖、东京、西京、临安、平江、寿山艮岳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刘蒙的《菊谱》、范大成《梅谱》、刘恂《洛阳花谱》,苏颂《本草图经》、沈立、《海棠谱》、玉观《芍药谱》、王贵学《兰谱》、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陈景沂《全芳备祖》等等
(四)观赏园艺兴旺至起伏期明、清、民国时期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明代主要有张谦德的《瓶花谱》、袁道宏的《瓶史》、王象晋的《群芳谱》
清代主要代表是陈淏子所著的《花镜》
民国时代,陈植《观赏树木》、《造园学概论》、童玉民《花卉园艺学》、许心芸《种蔷薇法》、李驹《苗圃学》、陈俊愉,江菊渊等《艺园概要》、陈俊愉《巴山蜀水记梅花》等等。
(五)观赏园艺恢复、受挫与繁荣发展时期
20世纪50年代是恢复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初期
改革开放以来
世界各国观赏园艺的发展趋势
(一)扩大种植面积:花卉比同等面积的粮食、蔬菜、水果等产值要高1至数倍。
(二)节能研究:随着设备先进的玻璃温室、塑料大棚面积的扩大,形成了全天候工厂化生产。
(三)无土栽培的应用
(四)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组织培养已成为快速繁殖观赏植物的重要手段
(五)激素及其他化学药剂的应用:IAA 、IBA 、GA
(六)切花的贮藏与保鲜
(七)重视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利用和种质保存
(八)积极培育新品种
(九)积极发展观叶植物
以色列——唐菖蒲。泰国——附生兰。荷兰及日本——球根花卉
荷兰——郁金香、月季、菊花。日本——菊花、百合、月季。新加坡——胡姬花
观赏园艺的作用与效益:
1.环境效益——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无树不绿,无花不美,无草不净
百日草——二氧化硫、唐菖蒲——氟化氢、矮牵牛——臭氧
2.社会效益——推动了精神与物质文明建设
美好幸福、繁荣昌盛、安定团结及和平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