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请示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研请示报告
科研请示报告
关于支持配合工作问题。按照一般认识,副职如能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有问题及时请示报告,就是对正职最好的支持和配合。而正职对副职的支持,则主要是放手发挥副职的工作积极性,及时通报情况,帮助副职出主意,必要时替副职分担一些责任。邵纪良向上级要求调离李树贤,在社会上散布说,李树贤八个月来没有一天支持配合过他的工作。实际情况如何?李树贤在他的发言稿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
一年来邵纪良只给他安排过—件事,就是冬小麦要种到3 8万亩,结果完成了38.5万亩。除此再没有直接交他办过任何事。相反地属于李分工主管的工作却把李撂到了一边。春播期间向农场派工作组,李作为主管农口的副师长、党委常委,事前没有人通气,他是看到贴在办公楼门厅的布告后才知道的,他没有计较,仍然主动去参加了会议,并且讲了话,作了布置;后来的汇报会事前也没有通知他,他临时知道后也主动去参加了;讨论农场体制改革问题,李是领导小组组长,他还在逐字逐句推敲修改有关部门交给他的有关农场改革文件送审稿,但没有通知他,会议却已经开过了;后来派秋收工作组,没有人通知,他临时知道也主动去参加了。
还有一些工作的请示报告,例如关于建立备荒种子的问题,这是基于近几年雹灾频繁,灾后重抪缺乏必要的种子,而提出来的一项重要举措。李组织有关部门开会研究,以农业局名义打了两次报告,经李阅后送邵、周审示,但一直没有下落;根据自治区种子工作会议精神,调整甜菜种子管理体系,李已对种子管理部门、糖厂、有关科研单位做好了协调工作,几次口头请示,同年7月5日又书面报告,仍然石沉大海;开展总体规划及调整区划委员会成员的问题,四、五月打过两次报告,都无消息;关于执行“棉花新技术开发基金”的农八师(87)02号文件的问题,也是经过会议、口头请示、书面报告多种途径,希望主要领导明确表态,也一直没有结果;科技“双放”(放活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文件初稿,是李根据中央、自治区、兵团精神亲自组织草拟的,5月3日报上去,一直不予理睬;中央、自治区、兵团科技工作会议后,关于召开师市科技工作会议的请示
报告9月19日送上去,也没有答复;职改工作按照上级布置,向党委汇报,主要领导一个也没有参加,不听汇报,不看文件,却又乱发议论,乱批条子;9月23日李树贤在师市三秋现场会上,对三秋工作、粮油征购问题、以及冬季备耕,做了安排,农业局9月24日将记录稿送李审阅,希望尽快下发。李作了修改,9月27日签发,结果这样一个对当前工作有直接指导意义的部门文件,却无理被扣。
对石总场贸易公司清仓查库削价处理积压商品问题报告的批复[农八师(1988)8号文],有人当着邵纪良的面说:这个文件是李个人搞的。邵一言不发,表示默认。在蔬菜公司承包经营问题上的两面做法,及签发失实新闻报道等等!
作为共产党员,李树贤不能参加党的会议,不能过组织生活,不能看党内文件,基层选举,他当选为师市党代会代表也被无故除名;甚而连公民的选举权也被剥夺了,如此等等!
李树贤把他的常委生活会发言稿,请农八师党委办公室转送兵团党委,但送了没有,有没有人看,就不得而知了。
1989年二月下旬,自治区七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召开。李树贤去出席会议,而且继续作为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成员,对自治区的经济工作进行审议。会议期间他对振兴自治区经济的问题作了很多发言,但有些问题还是想直接和自治区领导-特别是和区党委书记宋汉良同志谈一谈,顺便也问一下自己的工作问题。
2月28日 宋汉良书记如约接待了李,就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和李进行了1.5小时的交谈。关于李的工作,宋说:你的工作情况我了解,管科技、管农业都很有成绩。对干部的使用,我历来主张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上最能发挥作用,就应该放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上。我认为你还是在石河子、在八师更合适,农科院就不要去了。你可以找毛德华同志再谈一下。我给组织部交待,你回去前去组织部—趟。
最后,宋还说:今天我很高兴,对这样的谈话我很乐意。今后你如果有什么事,可以随时找我,我家里的电话是×××××××。
3月2日早晨,李树贤又给宋书记打电话。宋:我已经给陈西夫同志谈过了,
你可以去找他。
李找到了自治区党委常委、人大副主任、组织部部长陈西夫,陈说:你的工作问题宋书记已经给我讲了,不过命令已经下了,最近我还要开一个妥处党员的会议,过几天组织部碰个头,把命令收回来。你回去好好工作。
同一天,宋书记把他的意見也已经告诉了刘双全司令员。
3月3日 ,李去到兵团党委组织部,田惠民部长告诉他:你的工作宋书记已经安排了,问题解决了,这下你可以放心了。李又去找主管科技工作的毛德华副主席,人不在,只好留下了—封信。第二天回到石河子就打电话给毛副主席,秘书说:信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