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试卷试题(答案).docx
材料力学试卷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关于内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减小
B.内力与外力无关
C.内力的大小与杆件的材料有关
D.内力是由外力作用引起的杆件内部的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内力是由于外力作用而引起的杆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外力增大,内力一般随之增大,A错误;内力与外力密切相关,B错误;内力大小取决于外力和杆件的受力形式,与材料无关,C错误。
2.低碳钢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中,哪个阶段材料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A.弹性阶段
B.屈服阶段
C.强化阶段
D.颈缩阶段
答案:A
解析:在弹性阶段,材料符合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屈服阶段应力基本不变而应变显著增加;强化阶段应力继续增加;颈缩阶段应力下降。
3.扭转圆轴横截面上的切应力()
A.与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
B.与到圆心的距离成反比
C.均匀分布
D.最大值在圆心处
答案:A
解析:根据扭转圆轴横截面上切应力的分布规律,切应力与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最大值在圆轴的外表面,圆心处切应力为零。
4.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A.与弯矩成正比,与到中性轴的距离成正比
B.与弯矩成正比,与到中性轴的距离成反比
C.与弯矩成反比,与到中性轴的距离成正比
D.与弯矩成反比,与到中性轴的距离成反比
答案:A
解析:梁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为\(\sigma=\frac{My}{I_z}\),其中\(M\)为弯矩,\(y\)为到中性轴的距离,\(I_z\)为惯性矩,所以正应力与弯矩成正比,与到中性轴的距离成正比。
5.压杆的临界力与()无关。
A.压杆的长度
B.压杆的材料
C.压杆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D.压杆所受的轴向压力大小
答案:D
解析:压杆的临界力公式为\(F_{cr}=\frac{\pi^{2}EI}{(\mul)^{2}}\),其中\(E\)与材料有关,\(I\)与截面形状和尺寸有关,\(\mul\)与压杆长度有关,而与压杆所受的轴向压力大小无关。
6.材料的许用应力\([\sigma]\)是()
A.材料的极限应力
B.材料的屈服极限
C.材料的强度极限
D.极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
答案:D
解析:为了保证构件安全可靠地工作,把极限应力除以一个大于1的安全系数\(n\),得到许用应力\([\sigma]=\frac{\sigma_{u}}{n}\),\(\sigma_{u}\)可以是屈服极限或强度极限。
7.等直杆在轴向拉伸时,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A.均匀分布
B.线性分布
C.抛物线分布
D.正弦曲线分布
答案:A
解析:等直杆轴向拉伸时,横截面上的内力为轴力,根据\(\sigma=\frac{F_N}{A}\)(\(F_N\)为轴力,\(A\)为横截面面积),正应力在横截面上均匀分布。
8.若两根梁的材料、截面形状和尺寸、受力和支承情况完全相同,但长度不同,则两根梁的()
A.内力相同,位移相同
B.内力不同,位移相同
C.内力相同,位移不同
D.内力不同,位移不同
答案:C
解析:梁的内力只与外力和支承情况有关,两根梁受力和支承情况相同,所以内力相同。而梁的位移与梁的长度有关,长度不同,位移不同。
9.圆轴扭转时,单位长度扭转角\(\theta\)与()成正比。
A.扭矩\(T\)
B.极惯性矩\(I_p\)
C.剪切弹性模量\(G\)
D.轴的直径\(d\)
答案:A
解析:单位长度扭转角公式为\(\theta=\frac{T}{GI_p}\),所以单位长度扭转角与扭矩\(T\)成正比,与极惯性矩\(I_p\)和剪切弹性模量\(G\)成反比。
10.平面弯曲梁的中性轴()
A.一定通过截面形心
B.一定与截面的对称轴重合
C.一定与截面的上、下边缘平行
D.一定与截面的形心主惯性轴重合
答案:A
解析:平面弯曲梁的中性轴一定通过截面形心,当梁有对称轴且荷载作用在对称轴平面内时,中性轴与对称轴垂直;中性轴不一定与截面的上、下边缘平行;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与形心主惯性轴重合。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材料力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______。
答案:杆件
解析: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杆件是指长度远大于横向尺寸的构件。
2.衡量材料塑性的两个重要指标是______和断面收缩率。
答案:伸长率
解析: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是衡量材料塑性的两个重要指标,伸长率反映了材料在拉伸破坏后伸长的能力,断面收缩率反映了材料在拉伸破坏后断面缩小的能力。
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最大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