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三中学新建教学综合楼工程回填专项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市第三中学新建教学综合楼工程
回填专项施工方案
编 制 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 目 经 理:
xx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五月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表
工程名称: 302011□□
单位(标段)工程名称 xx市第三中学新建教学楼工程 施工单位 xx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方案名称 回填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公司有关部门会签意见: 技术部门 负责人: 年 月 日 质量部门 负责人: 年 月 日 安全部门 负责人: 年 月 日 设备部门 负责人: 年 月 日 材料部门
负责人: 年 月 日 审批单位 (公章) 审批人 审批单位
技术负责人:
(总工程师)
年 月 日 注: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不准随意变更修改,确因客观原因需修改时,应接原审核、审批程序办理。目 录
1.编制依据 6
2.工程概况 6
3.施工准备 4
3.1技术准备 4
3.1.1设计要求 4
3.1.2.检验土质 4
3.1.3回填压(夯)实要求 4
3.2施工现场准备 5
3.2.1回填条件 8
3.2.2.基底处理 8
3.3作业队伍和人员的准备 6
4.施工安排 6
4.1施工时间 6
4.2施工顺序 9
5.施工方法 7
5.1回填顺序 7
5.2土料处理 7
5.3施工要点 8
5.3.1一般要求 8
5. 3. 2.压实排水要求 10
6.质量要求 8
7.各项保证措施 12
7.1质量保证措施 12
7.2安全保证措施 13
7.3工期保证措施 14
7.4成品保护措施 14
1.编制依据
主要规范、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2.工程概况
xx市第三中学新建综合教学楼工程主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墙体为加气混凝土砌块与烧结页岩多孔砖。总建筑面积11259㎡,分教学楼与综合楼两段施工,在L轴北侧按设计留设后浇带。场地及基础土质浅层为杂填土,深层为水田淤泥,含水率极高。填土厚度基槽为1.4~1.7米,整体回填厚度为0.4米,室内外高差0.45m。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设计要求:
基础承台及基础梁施工完毕后,必须尽快对基槽与室内均匀对称进行回填,回填土施工应满足规范要求。
3.1.2.检验土质
3.1.2.1.一般要求:
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利用现场基坑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mm,检验其实际含水率,是否在施工含水率范围内,否则采取翻松、晾晒、掺入干石灰、水泥等措施调节土壤含水率,使含水率在施工允许的范围内。灰土还应严格控制配合比,计量准确,以保证回填质量。大面积填土时,不得用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含水量大的粘土及含5%以上的水溶性硫酸盐土。
3.1.2.2.土质检验:
根据现场挖出的基土情况,可以判断为含水率超标的杂填土、淤泥,采用灰土回填,灰土要求:用于拌制灰土的石灰不得有石灰块,使用前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mm。灰土的配合比按设计要求。含水率控制: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中水分过多时,应晾晒。
3.1.3回填压(夯)实要求:
3.1.3.1 填土含水量控制:
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质量,在夯实(辗压)前应先试验,以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或辗压)遍数。含水量过小,夯实(辗压)不实;含水量过大,则易成橡皮土。对土的回填压实效果有直接影响。在压(夯)实前应预先试验求出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压(夯)实遍数。
3.1.3.2. 步数
对灰土采用快速冲击打夯机打夯,灰土的每层虚铺厚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