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模式研究规划署.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技術文件:五
珠江三角洲
地區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行政摘要
香港浸會大學
2003年4月
這份報告是由香港浸會大學所擬備,供公眾查閱和討論。報告的結果和建
議,並不代表香港特區政府的立場。
目錄
1. 引言
2. 回顧以前對珠江三角洲地區和相關地區的土地利用研究
3. 土地利用分類
4. 技術解決方案
5. 硬體和軟體建議
6. 土地利用圖和土地利用表
7. 更新土地利用圖和土地利用表的建議
8. 培訓課程
9. 可交付成果
10. 結論
附錄一 : 珠江三角洲圖
附錄二 : 土地利用圖
附錄三 : 土地利用表
1.引言
香港特別行政區規劃署(以下稱“規劃署”)正在開展新一輪的全港發展策略研究,題為《香港2030年規劃
遠景與策略》(以下簡稱《香港2030研究》)。《香港2030研究》的目的是準確及時應對住房、就業、政府
和其他設施等方面的未來需求,制訂未來30年遠期土地利用、運輸和環境規劃框架的發展策略。
《香港2030研究》的目標之一是加強香港與內地的聯繫。從經濟角度看,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屬同一經濟
體。《香港2030研究》將從廣闊的角度分析香港的角色以及對珠江三角洲地區其他城市的作用。
為保證《香港2030研究》的規劃框架能充分考慮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最新經濟發展,我們須繪製珠江三角洲地
區的最新土地利用模式,以綜合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增長與發展的最新資料。更重要的是,為了保證土地利
用模式研究在整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持續操作性,最好具有在現有資源和特定時間框架等限制條件下對規劃
進行更新的能力。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的總體方向是在《香港2030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增值,從而對總體
研究作出積極的貢獻,使有關土地利用的問題貫穿於規劃制訂的全面考慮之中,最終制訂出最佳的規劃策
略。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更新珠江三角洲地區土地利用表和土地利用規劃資訊 (請參照附錄一)。此外,還強調未
來土地利用更新的持續操作性。也就是說,所有擬用系統必須易於操作,連續一致,在可預測的未來具有良
好的實用性。根據上述目標框架和大綱的要求,本研究確定以下七大任務:
1. 回顧以前對珠江三角洲地區和相關地區的土地利用模式的研究;
2. 提出適合於珠江三角洲地區和現有技術與資料的土地利用分類方案;
3. 提出選擇性技術解決方案,以便制訂土地利用表(Land Usage Table)和繪製土地利用圖(Land
Utilisation Plan);
4. 確定規劃署有關硬體、軟體和其他設備的系統規範;
5. 制訂土地利用表和繪製土地利用圖;
6. 制訂用於監測土地利用變化、更新土地利用表和土地利用圖的方法和技術;
7. 針對所建議的更新方法和技術,對規劃署人員提供相關培訓。
2.回顧以前對珠江三角洲地區和相關地區的土地利用研究
我們回顧了規劃署以前完成的關於珠江三角洲地區土地利用和社會經濟發展以及香港土地利用分類的三項研
究。同時,我們還參閱了中國中央政府於80年代和90年代進行的兩次大規模土地利用調查,參閱了廣東省政
府和珠江三角洲各市政府進行的多項規劃研究,以及關於珠江三角洲地區土地利用變化的兩大學術著作。而
且,我們還參閱了對發展問題的多項研究,包括移民問題、基塘農業生態系統的演變所引起的環境問題、以
及整個珠江三角洲地區和廣東省的城市化問題。特別值得一提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