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 语言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C 语言课程设计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C programming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
总学时:72,学分:4
周学时:第4-11周----周学时4
第12-18周----周学时6
其中实验学时:32
先修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
授课时间:
第4-11周: 星期二、四 1-2/3-4 第12-18周:星期二、三、四:1-2/3-4
授课地点:松山湖 7B-204
授课对象:2017 电子3-4班 2017电气3-4班
开课院系: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唐红/讲师
联系电话:6420
Email:1937395070@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
1.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
2.每次习题课,采用集中讲解方式。
3.通过QQ,网上答疑系统及电话答疑,时间地点不限。
4. 上机实验课一对一答疑。5.课程结束时统一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 ) 闭卷( ■ ) 课程论文( ) 其它( )
使用教材:
1.主讲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第1版),肖捷 侯家利,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
2.实验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教程与习题选解(第1版),肖捷 陈雪芳,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
教学参考资料:
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课程简介:
程序设计是高等学校重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它以编程语言为平台,介绍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学会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以实现所需要处理的任务。C语言是一门得到广泛应用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它既具有高级语言的特性,又具有直接操纵计算机硬件的能力,并因其具有丰富灵活的控制和数据结构、简洁而高效的语句表达、清晰的程序结构和良好的可移植性而拥有大量的用户。目前,C语言被许多高等学校列为程序设计课程的首选语言,特别是电子、通信、机器人等理工科专业,学习C语言更为重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问题求解和语言的应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听不会,也看不会,只能练会。学习者必须通过大量的编程训练,在实践中掌握语言知识,培养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并逐步理解和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因此,课程教学必须是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堂教学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个环节,课堂理论教学必须组织大量的程序设计典型案例,通过案例介绍语言知识和常用算法,同时培养学生阅读程序的方法和能力,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始终围绕程序设计这个中心。实验教学基于“阶梯递进”模式,包括演示实验、自主实验和主题实验三个环节,环节间和环节内都呈阶梯递进逻辑关系,演示实验侧重程序调试基本方法和技巧,调试程序能力的培养,由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学生课后模仿完成。自主实验主要是根据知识点设置一系列简单的验证性实验,紧扣课堂教学内容,偏重基本知识和能力,以掌握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为目的,实验内容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分步教学思想(示例→模仿→独立),便于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大量的编程实践,使学生逐步领会和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开展主题实验(综合性实验),培养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编程水平,让学生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授课对象为理工科专业学生的课程填写此栏):
□核心能力1.
认知与理解计算思维的能力
□核心能力2.
应用计算机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能力3.
正确获取、评价与使用信息的素养
□核心能力4.
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交流与持续学习能力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主题
教学时长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式
作业安排
4
引言
简单程序
4
课程介绍;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算法及其描述;简单C语言程序;C语言简介;实现问题求解过程
编写简单数据处理程序;if语句计算分段函数;
简要介绍C语言的功能、语法要素、特点和程序设计求解问题的一般步骤等,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本章的要点和重点
通过几个简单、典型的案例介绍,尽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