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厦门市湖滨中学期末考试-初一历史.docx
PAGE
PAGE1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题60分,每题2分,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的选项涂黑)
1.今天我们了解原始社会历史的最重要依据是()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影视作品 D.考古发现
2.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如下图所示属于干栏式房屋的是()
A. B.
C. D.
3.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这一汇集和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和黄帝 B.仓颉和嫘祖 C.尧和舜 D.隶首和大禹
4.以下历史事件发生于商周时期,并被长篇小说《封神演义》用作故事创作背景的是()
A.武王伐纣 B.黄巾起义 C.安史之乱 D.陈桥兵变
5.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
古文字
现代汉字
人
羊
禾
水
日
A.甲骨文 B.小篆 C.契丹文 D.西夏文
6.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与这些报纸名称中的“燕、赵、齐、鲁、晋、楚”来由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井田制
7.一位同学在单元复习后整理了下面笔记。他复习的内容所属历史时期是()
政治方面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经济方面
铁农具和牛耕使用
文化方面
学术思想活跃
A.史前时期 B.夏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8.“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秦国出现这一社会现象是因为商鞅变法中规定()
A.确立县制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改革户制
9.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10.两位同学在书店看到《道德经》,他们纷纷说出作者的思想主张。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统治者要体察民情 B.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C.人与人之间要友爱互助 D.反对侵略战争
11.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空白框中应填的朝代是()
A.战国三国 B.战国汉朝 C.汉朝三国 D.汉朝西晋
12.小明同学要学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他可以选取的实物史料是()
A. B.
C. D.
13.习近平强调加大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曾经指出:“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秦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A.丞相 B.太尉 C.刺史 D.御史大夫
14.如图所示,该思维导图反映出秦始皇施政措施的作用是()
A.加速统一进程 B.巩固国家统一
C.加强经济管理 D.加强文化控制
15.准确把握时间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这一年属于()
A.公元前1世纪初期 B.公元前2世纪初期
C.公元前3世纪初期 D.公元前3世纪末期
16.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东汉 B.西汉→东汉→三国
C.东汉→三国→西晋 D.三国→西晋→东晋
17.史书记载,汉文帝、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为西汉鼎盛局面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基础。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8.“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削减侯国数量
C.推行郡县制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9.汉代的一位郎官因其创建的事业与其坚韧不拔的精神,于今日名闻世界,被史地学者称为东方哥伦布。这位郎官是()
A.张骞 B.甘英
C.班固 D.班超
20.“通过这条路,中国的丝绸、造纸、火药、印刷术等传到西方,佛教、伊斯兰教、阿拉伯的的音乐舞蹈也来到中国。”这句话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民族融合的加强
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中外文明的交流
21.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