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集训04 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文言文对比+古诗文对比阅读)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解析版).docx

发布:2025-01-06约4.39万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

集训04文言文阅读

(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文言文对比+古诗文对比阅读)

一、(23-24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此,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跳往助之/已而之细柳军 B.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C.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势竞上 D.以君之力/以天下之所顺

2.把“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和“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句式相近,前句实事求是,后句尖刻夸张。

B.选文对愚公移山这一行为本身着墨不多,大部分内容写的是各人对移山表现出的态度,以及愚公对他们的有力回应。

C.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移山是为了“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可见他有很明确的行动目标。

D.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反对愚公移山;但是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力可以绵延,自然是可以被人改造的。

【答案】1.D2.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我儿子在呀。3.C

【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代词,代愚公/动词,到、进入;

B.将要/况且;

C.负:背/依恃,凭借;

D.均为“凭借”;

故选D。

2.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本句重点词语: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通。曾:连……都。虽:即使。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C.有误,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二、(23-24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水经注校证》)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B.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C.春冬之时???????????????已而之细柳军

D.哀转久绝???????????????猿则百叫无绝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