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铣床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范(2022年参考新模板).pdf

发布:2022-02-09约3.6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铣床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范 (2022年参考新模板) 目录 1. 目的 2 2. 范围 2 3. 职责 2 4. 工作流程2 5.工艺守则 3 6. 规范内容7 7.注意事项及设备保养7 1.目的 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 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所有铣床加工作业。 3.职责 指导铣床操作者加工及设备维护、保养等工作。 4. 工作流程 4.1.作业流程图 4.1.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 4.1.2.阅读图纸及工艺 4.1.3.按图纸领取材料或半成品件 4.1.4.校对工、量具;材料及半成品自检 4.1.5.加工并自检 4.1.6.送检 4.2.基本作业: 4.2.1.开机前对机床进行检查:开机前检查机床各手柄位置及传动部位是否合 理,并擦拭各滑动导轨,加施润滑油, 各油池、油盒、弹子油盅等按规定进 行加油。 4.2.2.遛车,检主轴油泵及油位:手柄挂到最低档,开机运行3分钟。并查看油 窗油位是否达到了1/3油窗位置,否则通知有关人员按规定加油。 4.2.3.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行作业,以满足生产进 度的需要。 4.2.4.阅读图纸及工艺:熟读图纸及加工工艺,确定加工基准和加工步骤;计算、 核对用料规格尺寸,加工所需工、量具等。 4.2.5.自检材料;校对工、量具:按图纸及工艺领料及半成品,检查材料是否符 合要求;领取加工所需工、量具并进行校对。本序加工前有划线序的,加工 前应检查所划线是否符合加工要求。 4.2.6.自检:所有工件加工完了以后都要进行自检,发现问题须马上解决。 4.2.7.首件检验: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4.2.8.送检:工件加工完以后及时送检,不得锈蚀,送检过程中避免磕碰,并在 图纸上加工工艺栏及轮班作业计划签字(外加工件附送货单及自检报告)送 检。 4.2.9.当班下班前,需将工、量具擦拭干净,送还工具室;擦拭机床清扫机床周 围所负责区域,工作台台面涂上一层防锈油,且关闭机床电源。 5.工艺守则 5.1.铣刀的选择及装夹 5.1.1.铣刀直径的选择 ①铣刀直径应根据铣削宽度、深度选择,一般铣削宽度和深度越大、越深, 铣刀的直径也越大。 ②铣刀齿数应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一般铣削塑性材料或粗加工 时,选用粗齿铣刀;铣削脆性材料或半精加工、精加工时,选用中、细齿 铣刀。 5.1.2.铣刀的装夹 ①在装夹各种刀具前,一定要把刀柄、刀杆、导套等擦拭干净。 ②在卧式铣床上装夹铣刀时,在不影响加工的情况下,尽量使铣刀靠 近主轴,支架靠近铣刀。若需铣刀离主轴较远时,应在主轴与铣刀间装一个 辅助支架。 ②在立式铣床上装夹铣刀时,在不影响加工的情况下,尽量选用短刀杆。 ③铣刀装夹好后,必要时应用百分表检查铣刀的径向跳动和断面跳动。 ④若同时用两把圆柱形铣刀铣宽平面,应选螺旋方向相反的两把铣刀。 5.2.工件的装夹 5.2.1.使用平口钳,要保证平口钳在工作台上的正确位置,必要时应用百分表找 正固定钳口面,使其与机床工作台的运动方向平行或垂直。 5.2.2.使用平口钳时,工件下面要垫放适当厚度的平行垫铁,夹紧时应使工件紧 密地靠在平行垫铁上,工件高出钳口或伸出钳口两端不能太多,以防铣削时 产生振动。 5.2.3.按加工工艺要求的定位基准装夹,若工艺中未规定装夹方式,操作者可自 选定位基准和装夹方法,选择定位基准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②尽可能使各加工面采用同一定位基准。 ③粗加工定位基准应尽量选择不加工或加工余量比较小的平整表面,而且 只能使用一次。 ④精加工工序定位基准应是已加工表面。 ⑤选择的定位基准必须使工件定位、夹紧方便,加工时稳定可靠。 5.2.4.对无专用夹具的工件,装夹时应按以下原则找正: ①对划线工件应按划线进行找正。 ②对不划线工件,在本工序后尚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