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如何?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等这些问题成了很多家长和同学们想要了解的问题。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分析。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有关研究报告显示机电一体化”一词最早是日本提出的,在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名古屋大学最早设置了机电一体化 专业。如今在本科,已改称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在高职高专则仍延用机电一体化专业名称。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含电力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属高新技术,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推动了当前制造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是产品向高、精、快迅速迈进,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由于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加上传统企业面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国内急需大量先进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因此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很好,而且待遇也高。毕业生主要在各行政、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机械、电气工程常用电器的维修、安装与调试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市场调研发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各企业、公司,从事制造业,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
能按中级钳工的规范要求对工件进行锯割、锉削、划线、钻孔、攻丝、套扣、套形、装配,能熟练使用千分尺、卡尺、角尺等常用量具。
2. 机械制图(72学时)
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能够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的行业标准;具有识读和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初步掌握光滑圆柱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与光滑工件尺寸检测等,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金属工艺学(72学时)
了解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类别和用途、金属加工的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金属毛坯和零件常用加工方法,机械产品的制造过程、加工设备及工艺过程,初步具有使用常用金属材料的能力、使用毛坯和确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初步具有钳工、车工和焊工的操作技能。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设备,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为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4. 机械基础(72学时)
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机构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有关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的知识,学会根据具体条件选用零件的类型,并对其强度或工作能力进行简单的校核;使学生了解有关通用零件的维护方法。
12.机械设备拆装与维护(60学时)
使学生初步了解机械结构,掌握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及日常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有一定的现场管理能力。
5.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108学时)
讲授线性直流电路、磁场、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路、电容器非正弦周期电路、电路暂态响应、三相电路和电动机以及电子基础知识。
6.机电设备概论(36学时)
主要讲授机电设备的分类、用途、型号、参数、发展概况,使学生初步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部件结构,了解常用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对常见故障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7.维修电工及技能(144学时)
通过电工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养成规范化操作习惯,掌握安全用电常识、电工基本操作工艺、室内布线与照明电路,会正确使用电工仪表识别、检测常用低压电器,会拆装、保养、维护单相、三相电动机,会安装简单电力拖动电路,并能排除简单故障。
8.液压与气压传动(72学时)
初步掌握液压和气压传动中常用元件的原理和使用;掌握典型液压与气压传动回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能分析常用机电设备的液压、气动系统图。
9.车工工艺及技能(180学时)
学生能掌握普通车床的基本操作,掌握工件的加工工艺,能够达到加工精度要求,实践操作水平达中级工标准。
10.计算机绘图(72学时)
能够正确地使用常用的绘图软件,具有绘图的基本技能;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能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
11.数控技术及应用(9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机床程序编制方法,介绍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机械结构及伺服驱动系统、插补原理及其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通过编程训练及对数控机床的操作,使学生具有数控编程和操作的能力。
12.PLC技术基础 (72学时)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编程指令、程序设计方法、一般应用程序设计、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电气控制线路工作原理、特点及分析方法,并有安装、调试、运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