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pdf

发布:2018-12-15约3.56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3 卷 第2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 o l. 23 N o. 2 48 2007 年 2 月 T ran sact ion s o f th e C SA E F eb.  2007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1 1※ 1 1 1, 2 1 韩 宾 , 李增嘉 , 王 芸 , 宁堂原 , 郑延海 , 史忠强 (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泰安 27 10 18;  2 德州市农科院, 德州 2530 15) 摘 要: 该文研究了土壤耕作、秸秆还田两项技术措施及其交互效应对冬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冬小麦产量形成及其构成要 素的影响。常规耕作、免耕、耙耕、深松4 种土壤耕作技术与无秸秆还田、秸秆全量粉碎还田两种秸秆还田量构成8 个处理, 并对不同处理中冬小麦生长发育动态及产量形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处理对冬小麦出苗率、群体动态、产量 构成有显著影响, 免耕小麦出苗率仅 60. 2% , 群体过小, 产量显著低于常规耕作; 耙耕、深松在与常规耕作相同播量下能形 成适宜的群体, 且穗粒数、千粒重均高于常规耕作, 分别比常规耕作增产 8. 15% 和6. 9 1% ; 经作用力分析, 耕作措施是影响 冬小麦群体结构与产量构成的最重要因素, 作用力大于秸秆及秸秆×耕作交互效应。 关键词: 土壤耕作; 秸秆还田; 冬小麦; 生长状况; 产量构成; 作用力 中图分类号: S34 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07) 2004806 韩 宾, 李增嘉, 王 芸, 等.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J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23 (2) : 48- 53. , , , . H an B in L i Zengj ia W ang Yun et a l E ffect s o f so il t illage an d retu rn ing st raw to so il on w h eat grow th statu s an d y ie ld [J ]. T ran sact ion s o f th e C SA E , 2007, 23 (2) : 48- 53. (in Ch in e se w ith Eng lish ab st ract) 区分开, 这就限制了进一步探寻保护性耕作措施作用机 0 引 言 理和可行性。此外, 目前针对保护性耕作对产量影响的 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其改善土壤结构, 控制水土流 试验研究多数从农田土壤水分、营养条件着手[ 13- 18 ] , 鲜 失, 减少风蚀、水蚀, 缓解沙尘危害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 见作物群体与作物产量关系研究的报道。本文针对以上 [ 1 ] 国际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发达国家将保护性耕 不足, 着重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冬小麦群体结构与产 作技术和轮耕休闲的农作制度相结合, 以环境保护和生 量的影响, 并进一步分析了土壤耕作措施、秸秆还田措 态修复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