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7-噪声.pptx
第七章噪声、放射性和
电磁辐射监测;本章知识要点;;;;;;;;声强按照定义得
QW
I=——
4πΥ2
Q叫声源指向性因数,空中、地面,两墙交界、墙角-Q依次为1、2、4、8.;;;;;声压级LP=10lgP2/P20=20lgP/P0
噪声的叠加
声压要换算成声强再计算。
I1=P21/ρcI2=P22/ρc
故P总=(P21+P22)1/2
又(P1/P2)2=10LP1/10(P2/P0)2=10LP2/10
LP=10lg(P21+P22)/P02
=10lg(10LP1/10+10LP2/10)
如LP1=LP2,即两个声源的声压级相等,则总声压级:
LP=LP1+10lg2
≈LP1+3(dB)
;;1.噪声的叠加
声能量是可以代数相加的,设两个声源的声
功率分别为W1和W2,那么总声功率W总=W1+W2。而两
个声源在某点的声强为I1和I2时,叠加后的总声强
I总=I1+I2。
声压不能直接相加。
;[例]两声源作用于某一点得声压级分别为Lp1=
96dB,Lp2=93dB,由于Lp1-Lp2=3dB,查曲线得ΔLp=1.8dB,因此Lp总=96dB+1.8dB=97.8dB。;掌握了两个声源的叠加,就可以推广到多声源的叠加,只需逐次两两叠加即可,而与叠加次序无关。
例如,有8个声源作用于一点,声压级分别为70、75、82、90、93、95、100dB,它们合成的总声压级可以任意次序查图7.1的曲线两两叠加而得。任选两种叠加次序如下:;2.噪声的相减;;;;;;;;;;;;;声源在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称为声的频率,单位为赫兹(Hz)。人耳只能听到频率在20~20000Hz的声音,所以把这一段频率的声音称为可听声。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因为人耳听不到次声和超声,所以噪声的频率不会超出20~20000Hz的范围。
噪声控制中最常用的是将可听声按频率分成10段,即22.5~45Hz;45~90Hz;90~180Hz;180~355Hz;355~710Hz;710~1400Hz;1400~2800Hz;2800~5600Hz;5600~11200Hz;11200~22400Hz。每段叫一个频带。每一个频带的上限频率f上大约是下限频率f下的1倍,故叫1倍频程频带。---------倍频程分析。
为了表示方便,用中心频率f中代表频带,
如22.5~45Hz频带用31.5Hz代表,其它各倍频程频带中心频率依次是63、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16000Hz;;;图7.5频谱???;;;;;;;;;;等距离网格,网格中心处测。
无雨、无雪,防风罩,高1.2m以上,测量时间分为白天(6:00—22:00时)和夜间(22:00—6:00时)两部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