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煤矿供电系统创新.ppt

发布:2016-01-26约8.76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综采工作面供电与工作面配电点 1)综采工作面供电。 (1)高压深入负荷中心。 (2)组成:采区配电所—移动变电站—工作面。 (3)设备布置; 综采工作机电设备布置(图 1-12)。 移动变电站通常设置在距工作面 150~300m 的顺槽中,工 作面每推进 100—200m,变电站向前移动一次。 2)工作面配电点 (1)引入:停送电方便,设备多或距离采区变电所较远。 (2)组成:采区变电所---工作面配电点方式。 工作面配电点可分为采煤与掘进两种。采煤工作面配电点,一般距采煤工作面 50~80m;掘 进工作面配电点,一般距掘进工作面 80—100 m,工作面配电点也随工作面的推进而定期前移。下 图 为采煤工作面配电点的布置及配电示意图。 * 下一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煤矿供电系统 2009年4月 电力是煤矿企业生产的主要能源,由于井下特殊的环境,为了减少井下自然灾害对人身和设备 的危害,这就要求我们对煤矿企业采取一些特殊的供电要求和管理方法。作为一个煤矿企业的技术人员都应该知道具体的详细情况。 本任务从煤矿井下特殊的环境入手,进一步分析煤矿企业对供电电源和电压的基本要求、负荷 类型和供电接线方式等,包括井下和地面煤矿的供电系统。 电工是特殊工种,又是危险工种。首先,其作业过程和工作质量不但关联着其本身的安全,而且关联着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电工工作点分散、工作性质不专一,不便于跟班检查和追踪检查。因此,煤矿电气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必要的电气安全技能,必须具备良好的电气安全意识。 第二章 煤矿供电系统 知识要点: 1.井下特殊的环境; 2.煤矿企业对供电的基本要求; 3.电力负荷的分类; 4.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5.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等级; 6.电力网各种结线方式分类。 7.井下局部通风机的供电 9.井下如发生全部停电事故,超过一定的时间后,可能发生采区或全井被淹的重大事故。同 时井下停电停风后,还会造成瓦斯积聚,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危险。 由于存在以上特殊条件,因此在考虑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时,除必须严格遵守煤炭部颁发的 《煤 矿安全规程》及《煤炭工业设计规范》中有关的规定外,还应注意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性。 一、井下特殊环境 1.煤矿井下的空气中含有瓦斯及煤尘,在其含量达到一定量时,如遇到电气设备或线路产生 电弧、电火花和局部高温时,就会燃烧和爆炸。 2.井下采掘工艺需要用电雷管,电气设备对地的漏泄电流可能会将电雷管引爆。 3.井下硐室、巷道、采掘工作面等需要安装电气设备的空间都比较狭窄,对电气设备的体积 应受到一定限制,且使人体接触电气设备的机会较多,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4.井下由于岩石和煤层的压力,常会发生冒顶和片邦事故,使电气设备(特别对电缆)很容易 受到这些外力的砸、碰、挤、压。 5.井下空气比较潮湿,湿度一般在 90%以上,并且机电硐室和巷道经常有滴水及淋水,使电 气设备很容易受潮。 6.井下有些机电硐室和巷道的温度较高,因而使井下电气设备的散热条件较差。 7.采掘工作面的电气设备移动频繁,且经常启动。生产中由于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使用 电设备的负荷变化较大,有时会产生短时过载。 8.由于井下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及雨季期间,井下有发生突水事故的可能,其出水量往往为 正常涌水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一旦突然出水,要求排水设备迅速开动,以保证矿井安全。此时应有足够大的供电系统,以保证全部排水设备正常工作。 二、煤矿企业对供电的基本要求 1.供电可靠: 1)要求供电不间断; 2)对重要负荷供电应绝对可靠:如主排水泵、提升机、通风机、瓦斯泵、压风机、监测监控等; 3)采用双回独立线路供电。 2.供电安全 : 1)供电安全包括人身和设备安全; 2)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供电安全。 煤矿井下中断供电会导致通风中断、瓦斯积聚,水泵停开可能会淹井等严重问题。所以必须保证矿井可靠的供电。 井下潮湿、空间侠窄、光照不足是构成用电不安全的客观条件;同时井下存在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电气设备必须采取防爆措施。这些都对井下安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供电经济 在保证供电安全、可靠,质量的前提下: 1)尽量降低基本建设投资; 2)尽可能降低设备、材料、有色金属的消耗; 3)尽量降低电能消耗和维修费用等。 3.供电质量: 1)要求用电设备在额定参数下运行; 2)反映供电质量的指标主要有两个:频率和电压。频率 50Hz,要求偏差小于±0.5Hz,即额 定频率的 1%,一般由发电厂决定。电压,各种电气设备要求电压偏差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电动 机允许电压偏差±5%,过高或过低都有烧坏电动机的可能。 线路额定电压UN 电压允许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