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北师大信息化教育实验.ppt

发布:2025-03-23约5.7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东北师大信息化教育实验

学校工作介绍

二、信息化教育平台培训

三、教学资源的设计指导思想

和原则

四、脚本设计

五、Mail_list网站使用实验校工作的目的为了系统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探索教育信息化的模式,帮助中小学校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真正做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科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东北师范大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信息化教育实验学校工作。实验学校工作形式此项工作以地(市、州)、县(市、区)两级教育部门为基本单位,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东北师大信息化教育实验学校,系统开展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在实验过程中,以区域为单位组织实验学校。参加实验的学校选择骨干教师组成不同学科研究组,东北师大将选派权威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专家及技术研究人员为学校提供有关业务指导和帮助。实验内容东北师大信息化教育实验学校将从5个方面开展研究与应用工作:教育信息化的规划与建设;软件及资源建设;教师资培训;国家级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信息化教育的应用保障体系建设。实验目标:实验目标:(1)教师能够在网络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资源设计、脚本设计等);(2)教师能够运用学科资源开发工具独立制作教学资源;(3)教师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教学资源;(4)教师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运用这些资源进行电子备课、讲课和组织学生学习,并进行测评;(5)学生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等;(6)能够实现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网络环境下交流与互动;(7)帮助实验校建立起内容丰富而且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8)实现校内教学资源共享,实现全国所有信息化教育实验校优秀资源的共享;(9)骨干教师通过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与应用过程中参加国家级“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能够在教研上取得一定成果,使教研能力有所提高;(10)能够实现实验校教学、教务管理的信息化等。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合作第一学期):安装和基本培训(1)确定方案(2)平台安装及管理员培训(3)教师的基本培训(4)实验校的信息化教学实践与应用,东北师大定向指导。第二阶段(合作第二学期):区域性开放活动和课题布置(1)确定方案(2)学科交流和资源开发(3)举办开放活动(4)实验学校挂牌(5)活动的总结和下一阶段工作的安排第三阶段(合作当年的第3、4学期):教研与评比,本阶段利用区域教研及评比的形式进一步开展和促进实验工作。(1)确定方案(2)针对学科教学的网上交流和教研(3)举办脚本设计大赛、教学设计大赛、优质课评比等活动;实施步骤第四阶段(合作第5、6学期):全省或全国的示范活动。实验校教师经过信息化教学实践,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校资源库建设初具规模,具备了开展示范活动的基本条件。确定方案示范活动的准备开展示范活动01进行实验校间的课题和教研交流与合作02协助实验校建立国内、国际的校际合作03骨干教师参加东北师大研究生课程班(另收费)04定期开展活动和服务05第二年开始每年进行一次教学设计评比、脚本设计大赛。06每学期进行软件升级07第二年开始每学期年进行一次教学开放活动08每年寒暑假举办各种层面的信息技术培训班(另收费)09定期组织学校领导进行国内、国外的学习考察活动10随时通过互联网进行课件定制开发在整个合作期间同步开展下列活动主题内容纲要目标环境时间实验校工作介绍??1、实验目的2、实验内容及目标3、实验步骤4、本次培训内容教师明确实验校工作目标、内容、步骤、方式及本次培训安排多媒体电脑、投影仪1小时?说明资源设计的思想及方法(要说明资源设计应从课类分析入手,以一节课为例)一节课的资源建设步骤:(1)教学目标分析(2)教学步骤分析(3)困难分析(4)信息技术手段能够解决的教学困难选择及解决办法(5)教学上的应用方法教师了解东师理想资源建设思想。电子教室,需要屏幕广播。2小时东北师大信息化教育实验学校基本培训安排表内容纲要运用信息化教育平台开展学科教学的方法(包括教师实践)1、平台功能介绍2、利用平台备课及讲课的方法(普通课及网络课)3、利用平台组织学生自主及协作学习的方法4、扩充资源及管理资源的方法教师能够利用平台扩充、管理资源;进行备课授课?电子教室,需要屏幕广播。9小时资源建设方法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