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301_T 1053-2018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2-10约9.47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B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1053—2018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18-06-20发布2018-07-20实施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301/T105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本标准由杭州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道泽、王国荣、汪爱娟、赵丽、王国迪、陈瑞、张丹。

1

DB3301/T1053—2018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绿色防控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地区设施蔬菜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设施蔬菜

利用大棚、温室、小拱棚等各种专门的保温防寒或降温避雨等设施、设备,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出适宜的气象环境因素,为蔬菜生产提供良好环境条件的栽培方式。又称保护地蔬菜栽培。

3.2

绿色防控

采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策略和方法,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措施,优化集成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

学农药使用,安全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过程。

3.3

生物农药

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2,4-D、萘乙酸钠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可分为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三类。

4绿色防控技术

2

DB3301/T1053—2018

4.1防控策略

遵循“绿色植保”理念,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以生态调控为基础,发挥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协调运用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技术,科学应用化学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实现在防治指标以内有效预防控制病虫草害发生危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4.2技术措施

4.2.1生态调控技术

4.2.1.1土壤消毒

冬季翻耕冻土,杀灭病菌和虫卵。夏秋高温季节,设施蔬菜收茬清园后,结合土壤翻耕、基肥施用,播种定植前20d以上进行石灰氮或高温闷棚消毒。

石灰氮消毒方法:施用有机肥时,全田每亩撒施石灰氮40kg~50kg或生石灰100kg~150kg,深翻、整平、“开畦”后,用薄膜覆盖畦面,畦间灌水至畦面湿透,持续保湿闭棚10d,然后揭膜晾晒,7d以上方可播种或定植作物。

高温闷棚方法:在夏季大棚换茬时高温闷棚,清理蔬菜残体后灌水密封棚膜,闷棚10d左右。

4.2.1.2培育无病虫壮苗

培育无病虫健壮种苗的主要方式有:

a)选用抗病、抗虫品种。

b)种子消毒。播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可采用晒种、温汤浸种、热水烫种或用多菌灵、磷酸三钠、农用链霉素等药剂浸种或拌种,防治种传病害。

c)苗床消毒。选择背风向阳地块作为苗床,播种前要进行苗床土消毒处理。育苗时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营养土配制时要采用无病菌床土,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

d)选用嫁接换根苗。

4.2.1.3加强田间管理

采用深沟高畦栽培、地膜全覆盖、大棚多功能无滴保温膜、冬季多层覆盖等技术,加强温湿度和水分管理,改善设施环境;蔬菜收获后,及时将病虫残枝、病叶、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园清洁。

4.2.1.4科学施肥

施肥原则:施足基肥,适期追肥,结合喷施叶面肥。应用测土配方施肥、“肥水同灌”、“微蓄微灌”等技术,改善棚内生态环境。以有机肥、生物菌肥为主,控制氮肥用量,合理配施复合肥,增施磷钾肥及微肥。慎用未腐熟有机肥,减少地下害虫和根、茎基部病害发生。

4.2.1.5避雨栽培

初夏气温回升后,保留设施顶膜,将裙膜卷起、棚门打开,通风避雨降湿,预防和减轻病害发生。

4.2.1.6合理轮作和间套作

4.2.1.6.1轮作倒茬

3

DB3301/T1053—2018

合理安排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