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谷子化控间苗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2-12约2.1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DB14/T694—2012

谷子化控间苗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谷子化控间苗栽培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的谷子化控间苗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8232粟(谷子)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化控间苗技术

用化学的方法处理谷种,播种后正常出苗,当长到两叶一心期,一部分苗自然死亡,留下一部分苗正常生长,以达到间苗效果。

4产地环境

4.1产地选择

地块平整,向阳无遮阴,避免重茬、迎茬。

4.2土壤条件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1%以上,pH值在6.5~8的壤土、粘质土的土壤,禁止选择沙质土。

5播前准备

2

DB14/T694—2012

5.1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品种。

5.2种子处理

使用种子精选机对种子进行精选,去除秕粒和杂质,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标准。根据不同生产区域要求,采用化控间苗技术,配制不同比例的谷种。

6栽培技术

6.1整地

6.1.1春播谷子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秋翻,深度一般在20cm~25cm,要求深浅一致、扣垄均匀严实、不漏耕。在秋翻地的基础上,早春耙耢,使土壤疏松,达到上平下碎。

6.1.2夏播谷子

前茬作物收获后,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浅耕或浅松,抢茬的可以硬茬播种。

6.2播种

6.2.1播期

6.2.1.1春播一般在5月中旬,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不宜过早,避免谷子病害发病严重。

6.2.1.2夏播在前茬收获后应抢时播种,争取6月下旬完成播种。

6.2.2播量

根据整地质量、墒情、土质而定,一般用种量9kg/hm2~15kg/hm2。

6.2.3种植方式

一般采取等行平播,行距33cm左右,株距6.7cm~7.8cm。播种方法同常规谷种,要求深浅一致,覆土均匀,覆土2cm~3cm,隔天镇压。

6.3施肥

一般结合秋耕每公顷施有机肥45000kg,磷酸二铵120kg~150kg,硫酸钾45kg~75kg,尿素75kg~

112kg。谷子孕穗中期每公顷追尿素75kg~112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6.4田间管理

6.4.1间苗、定苗

在谷苗5叶期(间苗期),局部苗稠密,要进行人工间苗。6~7叶期定苗。

6.4.2中耕除草

6.4.2.1出苗前,每公顷用44%单·扑可湿性粉剂(谷友)1.5kg~1.8kg,对水750kg,进行喷雾。或者结合间苗人工除草。

3

DB14/T694—2012

6.4.2.2定苗后浅耕;拔节后细清垄,深中耕,高培土;孕穗中期浅锄。做到“头遍浅,二遍深,三遍不伤根”。

7病虫害防治

7.1药剂使用要求

使用药剂防治时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7.2病害

7.2.1白发病

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7.2.2黑穗病

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拌种。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7.2.3谷瘟病

在田间初见叶瘟病斑时,用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或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视病情轻重,间隔5d~7d可再喷1~2次。为防治穗瘟,抽穗前最好针对穗部再防治一次。

7.3虫害

7.3.1粟灰螟

成虫产卵至初龄幼虫蛀茎前(谷苗约三叶一心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与40%乐果乳油混配剂1000倍液喷雾。兼治粘虫。

7.3.2粟叶甲

用5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7.3.3粘虫

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

7.3.4玉米螟同7.3.3。

7.3.5地下害虫

用50%辛硫磷乳油按1000ml加75kg麦麸(或煮半熟的玉米面)的比例,拌匀后闷5h,晾晒干,播种时施入播种沟内。

8收获与贮藏

8.1收获

蜡熟末期或完熟期95%谷粒硬化,及时收割、晾晒、脱粒。

4

DB1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