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答辩的开场白和老师会问的问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文答辩的开场白和老师会问的问题
自述方面,先向老师说问候语,然后介绍自己是某级某班的某某,自己论文的题目,论文主体研究的目的,意义。接着介绍论文的结构,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的是什么,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后结束语要感谢自己的导师,希望各位答辩老师指正。自述要尽量简练,让答辩老师熟悉论文的大概,尽量在5分钟内完成。你也可以上网搜一些答辩自述的范文来修改,然后背下来也行。
接下来就是老师问问题了。问题只要根据你论文的内容来定,比如对于小产权房的一些法律问题发表你的观点,也会对你论文中的案例进行提问,也会问一些理论方面的问题等。每个老师的注重都不一样,根据你刚写的论文目录,我觉得你论文的每一个部分都可能被问,特别是法律界定、法律风险和小产权房问题的解决对策。所以一定要多看自己的论文,最好滚瓜烂熟,因为好多问题都是论文中会涉及到的,老师也想看看你对你论文研究的熟悉程度。
一般来说,答辩需要15分钟左右(包括自述5分钟),老师会至少提2到3个问题,由易到难。我因为邓玉娇案子就杯具了,被问了十多个问题。最后,还有杀手锏,如果碰到一些很难的问题不会答,你就直接说:“老师,我水平有限,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深入研究,请您指教。”这招屡试不爽,这样老师也不会为难你了。最后还是那句话,要熟悉自己的论文,答辩的时候要随即应变,不要跟老师降嘴,这样对你没好处。
答辩时候没必要紧张,一般都会过的,除非你真的是答非所问,一问三不知。以上就是我的经验,祝你好运。
引用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
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1]
2.1注释 Citations
2.1.1夹注 In-text Citations
转述、阐释、总结他人主要观点、引用某些引文或所依据的文献无须详细注释者,以夹注的形式随文在括号内注明。夹注与“参考文献”结合,形成一种方便、快捷说明引用出处的注释形式。夹注的构成形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1)来自英语文章、专著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
格式:出版年份:页码
例: Rees said, “As key aspects of …in the process” (1986:241), …
2 ) 来自英语文章、专著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出现:
格式:作者姓名,出版年份:页码
例: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 is that language is “bound up with culture in multiple and complex ways”(Elli, 1968: 3).
3 ) 来自英语文章、专著的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
格式:出版年份:引文页码
例:According to Alun Rees (1986:234)〔夹注直接放在被引者后面〕, the writers focu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each individual learner brings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According to Alun Rees,the writers focu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each individual learner brings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1986:234). 出版年份:引文页码〔夹注也可以位于引语的最后〕
4 ) 来自英语文章、专著的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提到:
格式:作者姓名 出版年份:引文页码
例:It may be true that in the appreciation of medieval art the attitude of the observer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Robertson, 1987: 136).
5)来自汉语文章、专著,间接引用,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2]:
格式:作者姓名拼音+夹注(出版年份:引文页码)
例:Wang Datong (2002:111, 2005:191) believed that…;
6)来自汉语的文章、专著,间接引用,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出现:
格式:作者姓名拼音,出版年份:引文页码
例: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se learners confuse the uses of passives and unaccusatives in their interlanguage (Wilson, 2005:211;Zhang Shan, 2003:19)
7)引自互联网文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