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基本要素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音乐的基本要素 什么是音乐? 聆听音乐,根据感受选择相应的词语 什么是和声? 和声包括“和旋”及“和旋进行”。 和旋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 和声 1.和声对音乐的影响,则主要是功能和色彩两方面。 春节序曲 1.情绪: 什么样的音乐有益健康 人们把欣赏音乐作为强身的一种手段。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益处。国外有们心理学家曾对三个不同的交响乐队的208名队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以演奏古典乐曲为主的乐队成员心情都平稳愉快;以演奏现代乐曲子为主的成员中60%以上的人容易急躁,22%以上的人情绪消沉,还有一些人经常失眠、头痛、耳痛。有人对一些音乐爱好者作过调查,发现在经常欣赏古典音乐的家庭里,人与人的关系和睦;经常欣赏浪漫派音乐的人,性格开朗;而热衷于现代派音乐的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争吵不休。 * 音乐是凭借声波震动存在, 在时间中体现, 通过人的听觉器官 而引起的情感体验。 音乐可以表达出哪些情感呢? 1.喜 2怒 3.哀 4.乐 5.其他 俏皮、愉悅…… 不悅、生氣、憤怒…… 難過、哀傷、憂鬱、憂傷、憂愁…… 快樂、興奮、歡樂、熱情…… 悲壯、豪放、柔美、雋雅、愛慕、詩意…… (1)欢快活泼 (2)优美抒情 (3)雄壮有力 (4)悲惨凄凉 音乐的基本要素: 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中常用的“形式要素” 例如: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 节奏 /节拍 节奏是音乐的核心。 音乐作品中音的时值的排列变化就是音乐的节奏 . 节奏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呢? 规整的节奏总给人一种庄重、平稳的感觉. 自由的节奏却是舒展开阔。 解放军进行曲 江苏民歌《茉莉花》 节奏与旋律 (1)假如这是音符,好听的旋律,少了什么? 5 2 5 5 3 2 3 2 6 2 1 (2)有了节奏,数字变成了什么? (3)旋律能脱离节奏独立存在吗? 旋律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 是由高低不同的音的排列变化构成的一条运动线。 旋律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呢? 上行旋律常可表现喜悦、积极向上、光明、胜利等情绪和感觉。 下行旋律就常带着忧伤、哀愁、苦闷、失望的情绪。 波形旋律带有迂回、婉转、含蓄 2.和声原意为协调,现一般指音乐中同时发响而又相互协和的不同高低的音的结合所构成的多声部 3.简单地说,它是烘托主旋律,表现多层次、多结构丰满的组体。 音色 聆听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问(1)属于人声中的哪一类? (2)假如用男中、男低音来 演唱表现出来的意境合适吗? (3)人声分类 (4)听辨音色 1.对比欣赏《隐形的翅膀》与《保卫黄河》 问题;速度与力度能不能换一下? 2.旋律: 3.节奏: 4.力度: 5.速度: 6.节拍: 欢快,热烈,喜气洋洋 多上行旋律 紧凑 强 中强 快 稍快 4\4 7.和声: 丰满 音乐仿佛把人们带入到了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 音响感知 情感体验 想象联想 理解认识 审美评价 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是不是什么样的音乐都适合我们中学生演唱和欣赏呢? 让音乐调节身心健康 音乐在调节情绪平衡心理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如果你感到自己身心疲惫、不堪重负的时候,不妨坐下来,静静地欣赏一下音乐,或者会对你的心理不适有所帮助. 当然音乐也有破换情绪的时候 情绪急躁时,可以多听一些节奏舒缓、能助人思考的音乐。比如一些古典交响乐中的慢板部分。 心情不好时,可以听一些优美的轻音乐或严肃的古典音乐。比如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和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或者柴柯夫斯基的作品。 受到惊吓时,听一些平时喜欢的柔和又轻松的抒情音乐,以尽早恢复正常的心态。 心情不安时,要多听一此如《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等作品。 疲劳时,多听一些民族管弦乐曲,如《彩云追月》、秦咏诚的小提琴独奏曲《海滨音诗》、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大海》等一些优美舒展、轻松流畅的音乐。 缺乏自信时,应当多听一些充满坚定、无坚不摧的有力量的作品。比如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皇帝》、澳涅格的管弦乐《太平洋231》等等。 食欲不振时,黄贻钧的才、彭修文的民族管弦乐《欢乐舞曲》等作品,会使你赏心怡情,胃口大开。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