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法律常识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基本法律常识主题班会欢迎参加基本法律常识主题班会!在这个班会中,我们将一起学习法律基础知识,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成为一名守法公民。作者:
什么是法律?1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称。2法律的重要性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规范社会行为。3法律的特征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规范性和普遍适用性等特点。
中国法律体系概览1宪法国家根本大法2基本法律民法典、刑法等3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4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制定
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宪法的主要内容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公民的基本权利人身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未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言论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不可推卸。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是公民应尽的责任。依法纳税按照法律规定依法纳税,履行公民的经济义务。
民法概述民法的定义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法的特点民法以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为目的,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
民事主体自然人指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组织2非法人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的组织3
民事权利1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2财产权物权、债权、继承权等与财产相关的权利。3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智力成果权利。
合同法基础合同订立要约与承诺达成一致,形成合同关系。合同履行按照约定全面履行合同义务,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合同解除法定或约定情形下,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关系。
婚姻家庭法结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达到法定婚龄。家庭关系家庭成员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离婚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权益。
继承法法定继承无遗嘱或遗嘱无效时,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遗嘱继承按照遗嘱人生前所立遗嘱的内容处理遗产。自书遗嘱公证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
刑法概述1刑法的定义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是惩治犯罪的主要法律依据。2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3刑法的任务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犯罪的构成要件1234主体达到法定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心理态度,包括故意和过失。客体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结果。
常见刑事犯罪类型危害国家安全罪如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等。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等。破坏经济秩序罪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合同诈骗罪等。侵犯公民权利罪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等。
刑事责任年龄1不负刑事责任不满12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2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等特定重罪才负刑事责任。3限制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抢劫等罪才负刑事责任。4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行政法概述行政法的定义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规范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权力和责任。行政法的特点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地位不平等行政行为具有较强的单方面性行政行为具有较强的自我强制性
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等多种形式。行政处罚必须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基础劳动合同签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时间为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休息休假劳动者享有法定节假日休假、带薪年休假等权利。
社会保险养老保险为保障劳动者年老时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为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为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9消费者权利中国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等九项基本权利。7经营者义务经营者必须履行七项基本义务,包括明码标价、保证商品质量等。3投诉渠道消费者可通过三条基本途径进行维权:协商、调解、诉讼。
环境保护法1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3公众参与全民共同保护环境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