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实践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4-12-17约3.0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5

《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生产实习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

必修课

课程类别

实践

开课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授课学期

第4学期

学分/学时

2/2周

实施方式

生产实习

适用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是否双语

先修课程

材料成型导论、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

后续课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学、金属焊接性、焊接结构、电弧焊基础

二、课程简介

生产实习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对我国有代表性的制造生产企业参观实习,了解我国装备制造行业的设备、生产规模、加工和装配工艺及其产品的应用,了解我国制造行业生产水平,增加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知识达成目标)1.

通过生产实习,熟知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典型部件的装配过程、毛坯生产及其它冷热加工工艺。能够区别各种加工工艺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课程目标(能力达成目标)2.

通过生产实习,能够从工程的角度考虑具体问题,融汇学生在课堂中的知识,结合现场制造设备、工艺和流程,对典型结构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与设备。

课程目标(素质达成目标)3.

建立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等工程意识,具有一定的工程文化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工程职业道德规范,为使学生成长为优秀的工程师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1

6.1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工程与社会

课程目标2

7.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专业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课程目标3

8.2理解基本职业道德的含义、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社会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自觉履行责任。

11.1理解工程活动中涉及的重要经济与管理因素;

8-职业规范

11-项目管理

四、课程基本教学内容及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一)课程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实习动员及安全教育(学时数:0.5天)

1.课程主要内容

生产实习的目的与教学要求;生产实习的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学生进车间实习的安全教育及企业的相关实习的规章制度;学生分组及实习日程安排。

2.重点和难点

学生进车间实习的安全教育及企业的相关实习的规章制度;

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

4.学生学习预期成果

了解生产实习的重要性,以及与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掌握机械类生产的一般过程及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规章。

5.支撑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3。

第二单元机械加工工艺实习(学时数:3天)

1.课程主要内容

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加工方法、使用的设备及工装);常用的工艺文件和有关图纸资料;车间的生产过程组织、技术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

2.重点和难点

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加工方法、使用的设备及工装);

3.教学方法

实地调研、案例教学法。

4.学生学习预期成果

了解机械加工在典型零件制作过程中的作用及工艺路线的安排。理解典型零件加工方式的选择,熟悉典型零件的工序设计,了解工序与工序之间的衔接及工序质量的分析及控制。了解机械加工过程生产的安全规范、环境保护措施及简单的工序成本分析。

5.支撑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2、3。

第三单元毛坯生产及其它冷热加工工艺实习(学时数:3天)

1.课程主要内容

毛坯生产过程中的铸、锻、焊、热处理和特种加工等。

2.重点和难点

毛坯生产过程中的铸、锻、焊、热处理和特种加工等。

3.教学方法

实地调研、案例教学法。

4.学生学习预期成果

了解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以及特种加工方法在产品毛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了解各种冷热加工的工艺过程及操作规程、车间管理办法,了解热处理工序的安排原则,不同类型热处理的目的。

5.支撑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2、3。

第四单元装配工艺实习(学时数:3天)

1.课程主要内容

典型部件的装配要求、装配工艺过程、检验方法、主要装配工艺文件、管理规定。

2.重点和难点

典型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检验方法;

3.教学方法

实地调研、案例教学法。

4.学生学习预期成果

了解典型产品的装配过程及工艺路线的安排,熟悉典型产品装配过程的工序设计,了解提高装配效率的方法,了解装配质量的分析及控制方法,了解装配生产的安全规范、环境保护措施以及简单的工序成本分析。

5.支撑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2、3。

(二)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