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与形式》(教案及反思)-2024-2025学年冀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docx
《风格与形式》(教案及反思)-2024-2025学年冀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教学环节
具体内容
一、教材分析
《风格与形式》是冀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文学作品画插画”中的第二课。在此之前,学生已对插画与文学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而本节课聚焦于插画的风格与形式,是对插画学习的进一步深入。教材通过展示不同风格与形式的插画作品,引导学生理解插画风格与形式的多样性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为学生后续进行插画创作奠定理论基础。同时,这一内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提升其艺术感知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设定
1.图像识读: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风格与形式的插画作品,分析其中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的运用,准确解读作品所传达的信息与情感。
2.美术表现: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风格与形式知识,尝试创作具有独特风格的插画作品,提升绘画技能和表现能力。
3.审美判断:通过欣赏和分析插画作品,培养学生对插画风格与形式的审美鉴赏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能够对插画作品进行客观评价。
4.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在插画创作中尝试突破传统,探索新的风格与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5.文化理解: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插画风格与形式的差异,认识到插画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之前的美术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和美术知识,对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插画风格与形式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还较为欠缺。他们在欣赏插画作品时,往往更关注画面的趣味性,而忽略了作品背后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同时,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作品分析和实例引导,帮助他们理解较为抽象的风格与形式概念。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插画风格与形式的多样性,掌握不同风格与形式插画的特点,如写实风格、卡通风格、装饰风格等;学会分析插画作品中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与风格的关系。
2.教学难点:能够准确把握不同风格与形式插画的内在精神和文化内涵,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插画创作中,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的设计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插画风格与形式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大量不同风格与形式的插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图像识读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插画作品,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4)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插画创作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2.学习策略:
(1)自主学习策略:让学生在课后自主收集和欣赏插画作品,拓宽视野;
(2)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探究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主动探究插画风格与形式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大量不同风格与形式的插画作品图片、视频资料等;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颜料等,供学生进行创作实践使用;展示道具,如展示架、展板等,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文学作品对应的插画,如《西游记》《格林童话》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插画,提问:“这些插画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它们的风格和形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导入本节课主题——插画的风格与形式。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文学作品插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关注插画的风格与形式差异,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授新课:
1.风格的多样性: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风格的插画作品,如写实风格的《清明上河图》插画(展示局部,讲解画家如何细腻地描绘人物、建筑、街道等细节,体现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卡通风格的迪士尼系列插画(分析其简洁夸张的造型、鲜明的色彩,给人活泼有趣的感觉)、装饰风格的马蒂斯剪纸插画(介绍其运用简洁的形状、强烈的色彩对比,具有浓厚的装饰意味)。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作品的风格特点,教师总结不同风格的定义和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丰富多样的插画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风格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理解风格的多样性。】
形式元素分析:
线条:展示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插画,如中国传统白描插画(以《八十七神仙卷》为例,讲解线条的疏密、长短、粗细变化如何表现人物的形态、服饰的质感等)。让学生尝试用线条临摹简单的插画形象,感受线条在插画中的表现力。
色彩:对比展示色彩鲜艳明快和色彩沉稳暗淡的插画作品,如一些儿童绘本插画(色彩丰富鲜艳,营造欢快活泼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