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舒适性导论新.ppt
1970年,丹麦的Fanger教授以在美国采暖通风工程师协会环境实验室(堪萨斯州立大学环境实验室)所做的大量实验为基础,建立了考虑人体、服装、环境三个方面六个因素的热舒适方程、舒适图和7点标尺系统。1970年,L.Fourt和N.R.S.Hollies在纽约出版了著作《服装的舒适与功能》。第30页,共35页,星期六,2024年,5月1975年,美国从事服装舒适性研究的科技人员在华盛顿进行了学术交流,并由霍利斯和戈德曼将其中的重要文件结集出版。20世纪70年代以后,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舒适性的研究进一步活跃。在这一阶段,人们比较注重对服装穿着舒适和功能性的全面研究,借助于相关学科的发展,在测试手段和服装穿着状态的模拟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许多模拟“人体—服装—环境”系统的仪器和各种类型的假人。第31页,共35页,星期六,2024年,5月我国对服装舒适性与功能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文革”前,只有个别纺织高校里有少部分人从事相关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基本是针对纺织品的服用性能,较少涉及整个服装系统。20世纪70年代末,相关研究在纺织院校和研究机构里重新被启动。虽然比国外晚了很多年,但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第32页,共35页,星期六,2024年,5月国内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引进和消化国外的基本成果和相关理论。1984年,曹俊周翻译了福特和霍利斯《服装的舒适性与功能》一书。1985年,欧阳骅编著了《服装卫生学》一书。这两本书对国内的服装舒适性研究有过较为重大的影响。第33页,共35页,星期六,2024年,5月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服装舒适性能研究主要在各专业纺织院校展开,各地的纺织科研院所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参与。原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原西北纺织工学院(现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原天津纺织工学院(现天津工业大学)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的研究开展得比较好。第34页,共35页,星期六,2024年,5月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本理论已经趋于成型,国内外对服装舒适性的研究转向以下几方面:一、对服装及织物动态热湿传递性能的研究;二、某些特殊着装条件以及在这些条件下服装的舒适性与功能研究;三、新的实验方法和装置的研究四、高新服装材料的舒适性与功能研究。第35页,共35页,星期六,2024年,5月服装的安全保护功能服装的运动功能性服装卫生保健性能热湿传递性能,热湿舒适环境气候条件人体基本的热、湿生理,舒适要求人体-服装-环境系统课程内容第2页,共35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3页,共35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一节:服装舒适性的研究与发展
一、服装舒适性的研究范畴服装舒适性的范畴人--服装--环境侧重点是人体与服装及环境之间的热、湿两方面的相互耦合作用人与服装、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偿增强了人体对冷热环境的适应性,维持了人体舒适满意的热湿平衡服装与人体的热平衡包括显热和潜热两部分服装的隔热性能和透视性能是表达热湿交换的主要指标第4页,共35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二节服装的舒适性与功能概述一、服装的功能功能事物或方法所能够发挥的、对人及人的使用目的有益的作用。服装功能是服装在人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能够起到的、对人有益的作用。换言之,就是人类从着装目的出发而赋予服装的、包括服装及材料自身所固有的,协调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第5页,共35页,星期六,2024年,5月归纳服装功能;其基本内容不外乎物质作用和精神作用两大方面。人的生存状态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人的心理因素,二是社会环境因素,三是自然环境因素。第6页,共35页,星期六,2024年,5月
(一)舒适、卫生与保健功能调节服装气候服装调节人体与服装之间的空气状态的能力。卫生保健通过内外空气等物质交流,及时排除汗液、水气、各种代谢产物及吸附物,保持皮肤表面的清洁与卫生。防止侵袭使人体的安全与舒适得到一定的保证。与上述因素相关的服装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7页,共35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装饰及标识功能装饰与美化掩饰身体缺陷,改善个人的外观形象。标识标明职业、身份、地位、权力等个人或群体特征。强调精神倾向表现性感、反叛等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态度。礼仪遮羞,适应某些特定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