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悬索桥施工规范.doc

发布:2016-12-25约1.1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悬索桥施工规范 篇一:悬索桥施工规范 18 悬 索 桥 18.1 一般规定 18.1.1本章适用于主缆采用平行高强钢丝制作的大跨悬索桥的制造、安装、架设施工。 18.1.2施工准备除满足第3章的要求外,还应根据悬索桥的构造和施工特点,预先编制经济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有计划地做好构件的加工、特殊机械设备的设计制作和必要的试验工作。索股、索鞍、索夹应严格执行国家或部颁的行业标准和规定制作,并应进行检测和验收。 18.1.3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施工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18.1.4本章根据悬索桥施工的基本特点对主要事项作出规定,其余有关事项应按本规范相应章节的规定执行。 18.2 锚 碇 18.2.1重力式锚碇基础施工除必须按本规范第4章有关规定执行外,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基坑开挖时应采取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在坑外和坑底要分别设置排水沟和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积留在坑内而引起塌方或基底土层破坏。原则上应采用机械开挖,开挖时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150~30mm土层用人工清理,不要破坏基底结构。如采用爆破方法施工,应使用如预裂爆破等小型爆破法,尽量避免对边坡造成破坏。 2对于深大基坑边坡处理,应采取边开挖边支护措施保证边坡稳定。支护方法应根据地质情况采用。 18.2.2重力式锚碇锚固体系施工 1型钢锚固体系可按下列规定进行: 1)所有钢构件安装均应按照本规范第17章的要求进行。 2)锚杆、锚梁制造时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抛丸除锈、表面涂装和无破损探伤等工作。出厂前应对构件连接进行试拼,其中应包括锚杆拼装、锚杆与锚梁连接、锚支架及其连接系平面试装。 3)锚杆、锚梁制作及安装精度应符合表18.2.2-1的要求。 2对预应力锚固体系可按下列规定进行: 1)预应力张拉与压浆工艺,除需严格按照设计与第12章的要求进行外,锚头要安装防护套,并注入保护性油脂。 2)加工件必须进行超声波和磁粉探伤检查。 3)预应力锚固系统施工精度应符合表18.2.2—2的要求。 表18.2.2-1 锚杆、锚粱制作安装要求 表18.2.2-2 预应力锚固系统施工要求 18.2.3重力式锚碇锚体混凝土施工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温度控制,防止混凝土开裂。 1)采用低水化热品种的水泥。对于普通硅酸盐水泥应经过水化热试验比较后方可使用。 2)采用下列方法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掺入质量符合要求的粉煤灰和缓凝型外掺剂,粉煤灰用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30%~40%;混凝土可按60d的设计强度进行配合比设计。 3)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可对砂石料加遮盖,防止日照;采用冷却水作为混凝土的拌和水等。 4)在混凝土结构中布置冷却水管,混凝土终凝后开始通水冷却降温。设计好水管流量、管道分布密度和进水温度,使进出水温差控制在10左右,水温与混凝土内部温差不大于20。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大体积混凝土应采用分层施工,每层厚度可为1~1.5m,应视混凝土浇筑能力和降温措施而定。后一层混凝土浇筑前需对已浇好的混凝土面进行凿毛、清除浮浆,确保混凝土结合面粘结良好。层间间歇宜为4~7d。 2)根据锚碇的结构型式、大小等采取分块施工,块与块之间预留湿接缝,槽缝宽度宜为1.5~2m,槽缝内宜浇筑微膨胀混凝土。 3)混凝土浇筑完后应按照规定覆盖并洒水进行养护。当气温急剧下降时须注意保温,并应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0以内。 18.2.4隧道式锚碇在隧道开挖时应采用小型爆破,并不得损坏周围岩体。开挖后应正确支护并进行锚体灌筑。 18.2.5隧道式锚碇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1锚体混凝土必须与岩体结合良好,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防止混凝土收缩与拱顶基岩分离。 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采取混凝土养生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洞内应具备排水和通风条件。 18.2.6锚碇混凝土施工精度应符合表18.2.6的要求。 表18.2.6 锚碇混凝土施工精度要求 18.3 索 塔 18.3.1塔基、混凝土塔身施工应按第19章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18.3.2塔顶钢框架的安装必须在索塔上系梁施工完毕后方能进 18.3.3塔完工后,须测定裸塔倾斜度、跨距和塔顶标高,作为主缆线形计算调整的依据。 18.3.4塔施工精度应符合表18.3.4的要求。 表18.3.4 索塔施工精度要求 18.4 施工猫道 18.4.1猫道形状及各部尺寸应满足主缆工程施工的需要。猫道面层标高到被架设的主缆底面距离沿全长宜保持一致,宜为1.3~1.5m;猫道净宽宜为3~4m,扶手高宜为1.50m。上、下游猫道间宜设置若干条人行通道,以增强抗风稳定性。 18.4.2猫道承重索可用钢丝绳或钢绞线。设计时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