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及格式.docx
PAGE
1-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及格式
一、论文撰写要求
(1)学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应遵循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保证论文内容的原创性和真实性。作者需对所涉及的学术领域和相关研究有深入了解,确保论文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准确性。在撰写过程中,作者应严格遵循相关学术规范,如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必须注明出处,避免抄袭和剽窃。
(2)论文撰写要求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应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摘要应简要概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字数一般不超过300字。关键词应选择能准确反映论文主题的词汇,一般3-5个。引言部分需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为全文奠定基础。
(3)正文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应包括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等。研究方法应详细描述所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技术路线,实验设计应合理,数据分析应准确。结果讨论部分需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并与已有文献进行比较,以突出研究的新颖性和贡献。结论部分应总结全文,概括研究的主要发现、结论和展望。
二、格式规范
(1)论文格式应符合学校规定的统一标准,包括字体、字号、行距、页边距等。一般要求使用宋体或TimesNewRoman字体,字号通常为小四或五号,行距为1.5倍行距。页边距一般设置为上下左右各2.5厘米。论文应分为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各部分之间应有适当的分隔。
(2)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准确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一级标题通常用黑体字表示,居中排列,二级标题用楷体字,居左排列,三级标题用宋体字,居左排列。摘要和关键词部分应单独成页,字体和字号与正文相同。正文部分的章节标题应依次递减,例如:第一章、第一节、第一小节等。
(3)参考文献格式应规范,采用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著录时,应包括作者、出版年份、书名或期刊名、出版社或期刊出版社、出版地(或期刊出版地)、页码等信息。中文参考文献使用全角标点,外文参考文献使用半角标点。参考文献列表应按在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并在文中相应位置用上标数字标注。
三、论文结构
(1)论文结构应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部分需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为读者提供研究的背景信息和研究动机。引言部分应明确提出研究问题,并简要概述论文的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
(2)正文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应详细阐述研究过程和结果。正文通常分为几个章节,每个章节围绕一个主要主题展开。各章节之间应有明确的逻辑关系,章节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概括章节内容。正文部分应包括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等,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3)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归纳,应概括研究的主要发现、结论和展望。结论部分应明确回答研究问题,强调研究的新颖性和贡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结论部分应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细节描述,确保读者能够快速把握论文的核心观点和研究成果。此外,结论部分还应与引言部分相呼应,使论文结构完整、逻辑严密。
四、参考文献引用
(1)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学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尊重,也是学术诚信的体现。在撰写学士学位论文时,应严格按照学校或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规范进行引用。参考文献的引用应包括作者姓名、出版年份、书名或文章标题、出版社或期刊名称、出版地或期刊出版地、页码等信息。例如,引用一本中文书籍的格式可以是:张三,2020,《现代信息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5-50页。
(2)参考文献的引用方式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指直接引用原文内容,需将引用内容用引号标注,并在文末的参考文献列表中列出完整的引用信息。间接引用则是指在论文中引用他人观点或研究方法,但不直接引用原文,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和总结。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都应确保准确无误地反映了原文献的内容和观点。
(3)在撰写论文时,应注意合理引用参考文献。首先,应确保引用的文献与论文主题相关,能够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或实证依据。其次,引用的文献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避免过多引用非正式出版物或个人笔记。此外,引用时应避免过度引用,以免影响论文的原创性。同时,应注意引用文献的时效性,尽量引用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反映当前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在参考文献的编排上,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如按照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或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等。
五、提交与答辩
(1)学士学位论文的提交与答辩是完成学业的重要环节。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大多数高校要求学生在完成论文撰写后,提交电子版论文至学校指定的系统,并进行打印装订。提交论文后,学生需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参加答辩。以某知名大学为例,近三年内,该大学共有1200